第十二章-第3/3页



自己的妈妈一直不在身边,甚至应该说,“妈妈”这个概念,根本就没有在幼小的陆文嘉脑海里面出现过。陆文嘉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肯定是有妈妈的。就算是在现在,拼命去想,在婴幼年时期的所有记忆里面拼命寻找,陆文嘉也找不到关于妈妈的一丝丝记忆,根本就没有对妈妈的思念涌现出来过,也从来没有过跟妈妈告别时候的依依不舍或者哭闹。在理论上面来说,肯定是有过久别之后见到妈妈,和短暂相聚后又要跟妈妈分别的时候的。父亲不可能不回家呀,不可能自己在五六岁前就没见过妈妈呀。

父亲跟同事们、邻居们在一起相处,也从来没有流露出来过什么负面的情绪,或者自卑的表情呀。更从来也没有人告诉过陆文嘉,他跟别人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就是特别奇怪,真不知道他身上哪里会有一种天生具来的自卑感,没来由地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处处不如。感觉自己笨拙,麻木,不像别人那样有神采,有性格,敢表达。好像“其他人”都是人,只有他陆文嘉自己,是个傻子?

陆文嘉这幅“葫芦”,渐渐地有了感知,有了思考,并且渐渐地竟然还敢有了自负。对的,“自负”这种人性中的奢侈品。“不甘人后、建功立业”的想法,竟然也渐渐在陆文嘉的脑海里面生了根发了芽。或许是隋唐演义里的英雄情结,杨家将们的满门忠烈、岳飞的精忠报国,让葫芦也具有了血性。陆文嘉才逐步逐步,成了有一点知道做人就要有追求的陆文嘉。

“通过自己本事,赚取金钱,赢得生前身后名,那是何等的快意人生。”

陆文嘉确实没有把书读透。首先只读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句,没有读到司马光《资治通鉴》里面相关的一句话:“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陆文嘉只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通过“有道”的方式方法获得金钱,但是拥有多少是个“度”呢,从来没有想过。没想过,是不是就是心野无边?或者说**无边呢?

另外一层意思,究竟怎么样,通过什么“道”获取金钱,陆文嘉想得有点简单了,“通过合法生意赚钱。”

考研从来不是陆文嘉的终极目标,陆文嘉的目的是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拿到到大城市去奋斗的敲门砖,去敲开某一扇门,然后拥有一定程度的成功。

如果有机会去做“生意”赚取金钱呢?那就可以不考研。当看到某位老师的考研辅导班,是满当当挤满了一个礼堂的学生一起来听课的时候,陆文嘉真的就想到了,“还考什么研呀,开班得啦。”这不就是新东方么?

可见,所见略同的“英雄”真的很多,只是最后成功的英雄很少。“一将功成万骨枯”,万般尸骨里面,埋藏掉了多少英雄。

陆文嘉更没有读懂自己。

陆文嘉至少能算作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如果不说他是一个正人君子的话。“有道赚钱”,但是文嘉呀,你适合走“生意”这条路么?除了自己所理解的商业,也就是做生意,还有没有其它什么途径,是更适合你自己的道路?

陆文嘉喜欢冒险。就让他自己在冒险的征途中,碰壁,或者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