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日进斗金的技术,黄泥炼糖脱色



旁边。

望着箩筐里那粒粒分明,在阳光下闪烁着雪白光亮的精盐,魏海嘴巴大张,满脸震撼。

光是看着这盐的品质,便知道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自家殿下听了一遍制盐工艺,就能弄出上好的雪花盐??

将所有工序弄完后,庆长歌擦了擦手上沾染的盐粒,笑道:“尝尝!”

魏海将信将疑地伸出食指,沾了小戳盐放在嘴里。

顿时,他立马脸色一变,眼睛瞪圆。

“这……这是什么盐?竟然连一丝苦味都没有?”

“入口鲜咸,简直比制盐司那群顶级工匠制作出来的精盐还要好无数倍!!”

看着一脸震惊的魏海,庆长歌抿嘴一笑。

精盐对于现代人来说只是日常。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却是难得的高消费品。

他这制盐法源自于前世去盐都观看那些井盐师傅的制盐流程!

比起现如今的大夏,制盐工艺无疑是先进许多。

这样制出来的盐虽然成本比晒盐法、煮盐法制出来的粗盐要高,但却能得到优质的精品盐。

若是大量生产的话,还可以将已析出重金属离子的卤水使用冷析结晶法或者日晒法。

这样成本更能大幅度降低!

想必那些富商大户人家,不会吝啬钱财,购买这种精品盐的。

只要稳定产量,那么日进千金不是梦!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魏海,一脸大喜过望地对庆长歌拱手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此等精盐若是流于市面上,恐怕一斤卖二两银子都会哄抢不断。”

这倒不是魏海故意夸大。

而是庆长歌制作出来的精盐,味道纯正,丝毫没有苦味儿。

岂能不让那些富商追捧?

闻言,庆长歌笑骂一声:“行了,你个老货,就别吹捧本宫了。”

“这些精盐先晒干留着,咱们自己用。”

庆长歌并未着急买盐。

盐是官营货品。

其中牵扯的利益巨大。

他想要进入这个市场,不能只做高端市场,也得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才行。

现如今的大夏有人口一亿五千万!

每个人都要吃盐。

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

若一直使用大豆来分离其中的杂质,成本巨大。

所以庆长歌准备寻找替代大豆,又富含蛋白质的原料,继续改进。

……

三日过后。

房间内。

“呼……”

练完收功的庆长歌,缓缓睁开了眼睛。

“三日修行,又增加了210天的内力,距离贯通第二脉也不远了。”

他现如今的内力总和,已经突破了14年大关。

要知道,他从习武开始,如今也只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等修行速度若是传出去,恐怕会惊掉不知多少武林天才的下巴。

除此之外。

更让庆长歌喜悦的是,在魏海的帮助下,他寻找到了替代大豆蛋白质的原料了。

那是在大夏广泛生长的一种和大豆类似的野生豆类植物,叫做黍豆。

经过庆长歌的对比试验,它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都稍高些。

制作出来的精盐品质并无差别。

可以大批量生产精盐。

找到了赚钱方向的庆长歌,并不满足于精盐这一块儿。

他现在开启加速器,

每日一千两,一年就是三十六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每天最低修炼出70内力的固定消费。

如果他想要在两年突破武道先天,就必须抵达每日100内力。

到那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天材地宝了。

一株普通的天材地宝,诸如三百年老参这等,都价值上万两银子。

而武者的实力越高,就越需要蕴含更高天地精气的灵物才能帮助进阶!

那个价格就更高了,十万两起步。

为了今后的长久打算。

于是,他又将目光放在糖上面。

糖是五味中的甜味!

人们对于甜食总是有种莫名的喜爱。

无论是那个朝代,只要是生产力落后,那么糖就是暴利的奢侈品!

糖虽然不似盐那样,不吃会死人。

而且只有富豪商贾才能享用。

但只要找准方向,庆长歌未必不能将糖当成自己的聚宝盆!

于是,他从魏海的口中得知了当前大夏的制糖工艺。

皇家吃的糖是工部制糖司那帮人做的,先将砍下来的甜杆清洗、榨汁、最后熬煮……

可以说制糖技术十分的落后和原始。

并且,还只有蜜糖、饴糖、以及黑糖三种。

其中蜜糖就是采集蜂蜜所收集的。

饴糖就是麦芽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