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合一-第5/10页





    叶霄捂着胸口“你偏心啊。”

    许京珩抓着他的手,往左侧挪了挪“心脏在这儿。不在正中间,本来就是偏的。你这样的话,不用下桌了,直接下考场吧。”

    之后几天,夏知予除了学习,就是跑800米,一段时间练下来,她的成绩基本稳定在三分二十五秒,最主要的是,她已经慢慢克服了800米带来的恐惧。

    再过一周就是运动会,运动会的氛围陆陆续续地被同学烘托起来。

    班级除了征集主席台下检阅的口号,慢慢地开始排练出场的形式,以及投票选出各个班级的举牌手,推选开幕式的主持人。

    高一进度有点慢,还卡在口号这一部分。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大家都在踊跃发表意见。

    “追得上法拉赫,超得了博尔特。这条怎么样”

    法拉赫是伦敦奥运会5000米和10000米赛事的金牌获得者,博尔特是伦敦奥运会100米和200米的金牌得主。

    于左行站起来说了一句“口气挺大啊。还不如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这才叫写实好吗”

    程岐此刻趴在桌子上,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因跟于左行成为同桌而觉得丢脸。

    夏知予没有加入其中,她语文成绩好,班主任赵海琼把运动会入场的通讯稿和加油稿交在她手里,手里的稿子还没写完,便没去凑这个热闹。

    学校规定每个班都要写三篇备用的加油稿,比赛的时候主席台上的麦克风是开放的,如果班级有人在参加比赛,同班同学就可以冲上主席台念备用的加油稿。

    当然也有那种即兴发挥,夹带私货的同学。虽然只是一句普通的“谁谁谁加油”,但是大家心知肚明,这是隐晦地表达最纯粹的爱意。那天没有铺天盖地的表白,却能闻到风中捎带而来的甜意。

    第七节课下课,陈闵最后征集大家的意见,统计票数,票数最高的竟然是一句中规中矩的口号。毕竟是高一新生,有些稚嫩,规规矩矩的,就算一时口嗨,想要与众不同,也不敢在校领导检阅的时候冒头。

    确定口号后,赵海琼领着自己班的学生去操场排练。

    大家都蔫蔫儿的,没有氛围烘托,生喊有点尴尬。就算赵海琼再怎么鼓动,他们也只是把声音憋在喉咙里,一点儿都不像十五六岁年纪该有的风貌。

    赵海琼鼓舞了几次,都没起到什么效用,于是抱着胸,蹙眉看着眼前懒散的学生“你那手掌能挡什么太阳。放下来,抬头挺胸,人站直。让你们喊个口号怎么就这么费劲儿啊哪个班像我们班这样,练了半节课,口号都喊不整齐,就这样还展现班级风貌不嫌丢人啊”

    她看见队伍里边还有几个不停讲话的学生,条件反射地想抓粉笔头,一抓抓了个空,就只能指着他们“还讲再讲上来讲。你们真是我带过最松散的一个班,一点集体荣誉感都没有。”

    你们是我带过最吵的一个班。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个班。

    你们是我带过最松散的一个班。

    这些话他们在初中听了三年,早就免疫了。

    “来,跟我一起喊。放马金鞍惟我三班青春无畏心向远方”

    同学们看着班主任喊得起劲儿,越发觉得尴尬,头埋得低低着,看着自己的鞋面,觉得羞耻。操场上还有别的班的同学,穿着蓝白色校服,整整齐齐地站成四列。听到赵海琼带头喊口号,低低地发出笑声。

    赵海琼走到旁边的班级,眼风犀利,扫了一圈“笑什么笑有这么好笑吗我喊得不行,你们班给我喊一个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