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收服王俊-第2/3页





    捣毁尼山粮仓,不光能解朱颐垣的困局,还能顺道打击孔府,简直一举多得。

    不过即便有晏子宾献图献策,胜算极大,朱颐垣也不敢大意。

    经过一番商讨,此次依旧由朱颐垣领兵,一共率领两个千户出发,汇合泗水的谭德玉,共计四个千户,执行这一次作战任务。

    至于沂水这边,则是由赵应元负责,尤其是要注意佟养量的动向,一旦他来进犯,就要赵应元想办法固守待援。

    商量妥当之后,朱颐垣就出发了。

    随着朱颐垣出发的不光有将士,还包括几个文人,其中就有顾炎武和王钰等人。

    不出意外,王钰是要在军中宣导军纪,教育将士的。

    倒是顾炎武,朱颐垣是希望他弄专心文字,替他多写点文章,多拉拢一些人才。但是顾炎武却不愿意坐而论道,他坚决随军出征,而且还给自己弄了身甲胄,又配上了一柄长剑,看起来真有点尚武精神。

    朱颐垣对这位的敬重又加强了几分。以顾炎武的学识,如果能稍微接受一些后世的理念,重新整理经典,综合百家之说,推陈出新,绝对可以在思想领域有所突破。

    如果能建立起一套新的学说,对朱颐垣的助力,简直难以估量。

    这一次朱颐垣从沂水到蒙阴,又翻越蒙山,到了毛阳镇。

    故地重游,这些日子可了不得,毛阳镇的百姓已经组织起两百多名民兵乡勇。

    “欢迎朱佥事回来,恭喜朱佥事大获全胜。”

    乡亲们的热情,让朱颐垣颇为感动。

    “多谢乡亲们,是大家伙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进军,旗开得胜。百姓是水,我们是鱼。不论走到哪里,鱼离了水,可都是活不长的。”

    朱颐垣以鱼水比喻军民之情,赢得了百姓热烈鼓掌,大家伙投军的热情更加高涨。

    就在这时候,又有人来了。

    “朱家哥哥,小弟王俊久仰大名,特来拜见。”

    说话的是个红脸的大胡子,有四十来岁的样子,名叫王俊,他还有个绰号,叫九山王。

    所谓九山是指他占据的大苍山、小苍山等九座山头,大致分布在费县、藤县、峄县等鲁南地区。

    王俊盘踞九山,也和榆园义军多有联络。

    前些日子抵制孔家田租,王俊也出过手。

    双方虽然没有见面,但也是老朋友了。

    王俊冲着威武雄壮的谭德玉躬身,“朱家哥哥,一向可好?”

    谭德玉忍不住咳嗽一声,“那个……我叫谭德玉,这位才是我们佥事。”

    王俊顿时一愣,认错人了?

    再看朱颐垣,发现他年纪轻轻,可能连二十都没到。

    “朱佥事,你,你真是少年英雄,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俺王俊服了。”这位深深赞叹。

    朱颐垣笑着点头,历史上王俊虽然人马不多,但坚持战斗,尽力配合榆园义军,双方和清廷周旋了七八年之久。

    绝对是一条好汉子。

    “九山王的大名,我也十分仰慕,你在崇祯十五年,南下台儿庄,抢劫漕粮船只,当时整个山东都震动了,我那时候还小,倒也听家里说过。”

    王俊微微一怔,苦笑道:“我那时候不懂事,跟大明朝廷作对,现在我还改好了,愿意辅佐大明,和清狗鞑子斗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