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拖延-第2/3页



  朱颐垣心中苦笑,这家伙真是不掩饰,他要当王上王啊!

  一直跟着他走下去,那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就算他真的打下了天下,自己就不是什么鲁王世子,而是小明王了……

  但是谢迁也说对了一点,此时如果不听谢迁的,失去了他的庇护,就算按照原计划逃跑,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而且大概率是要剃发易服,一辈子装孙子的。

  莫非自己就要甘心当大清的顺民吗?

  那可是要菊花套电钻的。

  所以暂时答应谢迁,未尝不是一条出路,但是当鲁王这种厕所点灯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好在上辈子的朱颐垣从军营回来,又在地方当了几年公务员,还是有那么一点劝说别人经验的。

  “谢首领仗义出兵,打跑了朝廷鹰犬,我父子才免于剃发之苦。今天又把张绪的人头送来,替我们报仇雪恨,洪恩浩荡,晚生当真是感激涕零。不管谢头领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是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几句话让谢迁大为受用,笑道:“朱公子,你放心,现在齐鲁大地,到处都是义军,鞑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早晚会有令尊君临天下的时候,到时候你就不只是世子,更是太子了。”

  朱颐垣心中好笑,这位画饼的功力还是不太行,个头儿虽然够大,但很显然吃不到嘴里。不过朱颐垣还要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一切都是谢首领给的……只是晚生还有点疑问,不知道能不能讲?”

  “讲!”谢迁豪气道:“朱公子是想要几个伺候的人,还是需要些家具器皿,我立刻让人送来。”

  朱颐垣咧嘴苦笑,他可不是要享受。

  “谢首领,我只是担心,这么多年了,藩王宗室,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老百姓十分痛恨宗室子弟。放眼天下,大明朝失德,以至于天怒人怨,最终被李自成杀入京城,亡国破家……此时此刻,大明的旗号,能聚拢多少人,实在是不好说。万一老百姓将对宗室的不满,牵连到头领身上,影响了大局,那就不好了。”

  谢迁骤然瞪圆眼睛,怒气勃发,“朱公子,你什么意思,莫非你劝我投降大清?”

  朱颐垣立刻道:“谢首领,谁都能降,唯独姓朱的不能降。别人降尚可以活,朱家人降了,那就是送死。就算再傻,也不能当主动跳进锅里的大肥羊啊!”

  谢迁皱着眉头想了想,朱颐垣说的没错,“那朱公子的意思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说大明的不好?”

  朱颐垣无奈苦笑道:“谢头领,大明好坏,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不是谁想粉饰就能遮掩的。我的意思是光靠着宗室的旗号,不足以成就大事。谢头领必须聚拢人心,壮大实力,赢得山东百姓的拥戴。到时候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说到底,能不能击败清廷,还要看谢头领的。拥立鲁王,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这几句话说完,谢迁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眼前这个朱公子,还真不简单啊!

  大明朝固然让人怀念,但是过去几十年,天灾**,百姓民不聊生,谁人不知?李自成杀进京城,北方诸省几乎是传檄而定。

  只是李自成兵败,八旗入关,又推行剃发易服,不得人心,这才义军四起,可不只是为了恢复明朝。

  但是话又说回来,大明三百年天下,还有庞大的影响力,你想跟清廷斗,就免不了打出大明的招牌。

  诚如朱颐垣所言,这块招牌能锦上添花,但却不足以成就大事……

  想到这里,谢迁深深出了口气,“朱公子,你年纪不大,见识却不低,可读过书?”

  朱颐垣道:“读过一些,算不得多好。”

  谢迁微微笑了笑,“朱公子这话也对,眼下连个像样的落脚地都没有,说拥立鲁王,还是为时尚早。等我打下几个府县,那时候才算妥当。”

  朱颐垣心中苦笑,可也没有再说什么。起兵造反这种事情,本就是成功率极低,时刻提着脑袋搏命的事情。

  众多义军当中,如谢迁一般,后世留名的,已经算是很成功了。难不成此时的朱颐垣,还能教人家做事吗?

  笑话一样,这位说到底可是吃人的虎,能让他暂缓念头,已经很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