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033章 军事会议-第2/3页





        王自用说:“好,张贤弟真是深明大义,就这样了!看来,高将军他们一两天还来不了,那我们就留一个大队守护辎重和与高将军他们联系,我们就回营地去等他们。”

        王嘉胤说:“我们还是在留守大队给高将军他们留一封书信吧,他们看了信,就好安顿扎营的事项,等他们扎了营,我们自然就天天都在一起议事了。”

        ……

        等候东线义军这几天,王家军的人马,就在城外八里的四处营地修整,每天都摆一顿酒宴,犒劳全军将士,将士们好不高兴!

        三天后,东线的高迎祥部也完全肃清了计划中的官府、官军、匪患、富恶,大军分别从东门和南门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延安城。

        高迎祥等一干中军将领来到府衙后,看了王嘉胤和王自用留的书信和辎重,心中非常感动,对留守大队的主将说:“王将军真是胸襟宽阔,高风亮节,大恩大德啊,把城内留给我们,把辎重也留给我们,我们在王将军的麾下征战,服气!你等且回去告诉王将军,我们今天先驻扎下来,明天起,就可以议事了,请王将军安顿好大军,带上各大营将领,吃过早饭,就请到府衙门来议事,每天的中午饭,就在府衙里用餐了。”

        当天,王嘉胤和王自用听了回营的留守大队汇报,就派信使去各大营盘通知,叫大营主将安顿好军队的事情,于巳时中时刻前,赶到延安城里的府衙门议事。

        于是,从第二天起,陕北义军就每天议事了。

        因为义军已经有十几万人了,王家军这边有了六万余人,高迎祥的闯军有了七万多人,两军共有接近十四万人了,于是,将领们首先议定,把现在两军总共不足二十个大营的编制,改编为三十六个大营,王家军这边十八个大营,闯军那边十八个大营,对外号称二十万人。王嘉胤仍然被推举为三十六营的盟主,征战中,合则由王嘉胤统一指挥,分则由王嘉胤、王自用与高迎祥、李自成分别指挥各自的十八个营,并决定,整编后,在延安休息的这段时间,对军队进行操练和培训,进一步强化军纪。

        这样,最早拉竿子起事,后加入义军联盟,现在当大营主将的那些将领们,就远远不够了,现在需要三十六个主将、七十二个副将了,单是大营的高级将领,就需要一百零八个!

        可最早期的将领,就只有王二、左桂、张存孟、王和尚和王大梁等不到十位,而这么多将领的缺口,就要从两军在征战中的投城明军中产生了。

        这次大整编,是为了义军走向正规化而整编的,原则上按每一级都要按一主两副的配置来编制,所以,就来了个层层选拔,先把大营主将副将配齐,不够就从大队主将副将中选拔;再把大队主将副将配齐,不够就从小队主将副将中选拔,以此类推,就连桩,都是配了两个副卒尉的。

        王家军这边,为了保证先锋营的战力,王嘉胤和王自用决定,把军士大体平均分为十八个营时,保留第八营的现有八千余人不动,其余营,就每个营只有三千来人了。

        原第一营到第七营,都要减少很多人,主将虽然有一点儿意见,但一来听了王王嘉胤和王自用解说,二来看到队伍壮大了,也就心平气和了。当然,大营的人数减少了,大队、小队和桩的建制,还是趁这次整编,宁肯人数少点,框架是要搭够数的,以后增加了人,直接补员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