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



    苏易最近很忙。

    自从他给了六部竹简后,每天都会被各部的尚书轮流请过去商议政事,每日忙的脚不沾地,连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了。

    近日来,他的重心放在了工部。

    天下读书人,九成在世家,其根本原因是读书非常昂贵,寒门出身的无法读到,也读不起书。

    大梁沿用的书写媒介是竹简和木简,但竹木简上能刻的字很少,以至于人们记录的时候都尽量的把内容精简。而这却更加剧了读书困难的情况,因为没有人教,很难掌握这种精简后的文言文。

    另一种可以书写的媒介是帛书,是将文字写在白色的丝绸上制成的,但价格十分昂贵,普通一块丝绸,甚至能抵寻常百姓一年的开销。除了世家贵族,没有人用得起。

    竹木简记东西少,制作费时费力,书简笨重不易运输,帛书价格昂贵,平民负担不起,种种原因,让读书的成本变得极高。

    在大梁,文字是很精贵的东西,大部分的平民甚至一生都难以见到几个字。

    苏易想要让寒门成为朝堂的中间力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知识垄断的局面打破。

    所以,他盯上了造纸。

    苏易提前调查过,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纸,只是不够坚韧,非常容易破,而且表面粗糙容易渗水,根本无法书写。

    他要做的,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良配方。

    苏易给工部的书简上,写的就是造纸的基本工艺,和自己推测的一些可用材料,具体改良还是得工部中的匠人去常试。他还特意嘱咐过,尝试过程要全程保密。

    每天,苏易都会前去秘密工坊查看进度。

    那些老匠人经验丰富,经常能举一反三,加上有苏易时不时有意无意的“点拨”,竟是不到半个月,就拿出了不错的成品。

    御书房中,梁帝拿着毛笔在铺好的纸张上写字。

    笔走龙蛇,不一会几个大字就跃然纸上。

    功在千秋。

    四个字写的笔力遒健,龙飞凤舞。

    书案边,可以看到已经堆了不少写过的纸。

    梁帝哈哈大笑的放下毛笔,将这张纸递给苏易。

    “易之,这幅字,朕就送你了。”

    从梁帝脸上的笑容来看,他对这幅字是极其满意的。

    苏易双手接过,行礼,“多谢陛下。”

    一旁的赵司徒凑过来,抚摸着案上写废的纸,爱不释手,“陛下可否赐老臣一张”

    梁帝正是心情好的时候,大手一挥,笑吟吟道“司徒大人请便。”

    有赵司徒开头,旁边的眼馋已久的众位老臣也纷纷开口向梁帝讨要,梁帝都一一应允。

    谢太傅抚摸着光洁的纸张,感叹道“此纸的出现,确实功在千秋,乃天下读书人之大幸。”

    梁帝心中更加高兴,他看向一旁宠辱不惊的苏易,道“易之,你想要朕赏你什么”

    苏易摇摇头,“造出此纸,并非臣一人功劳,乃是工部上下所有大人的努力。臣,不敢居功。”

    一旁的诸位老大人闻之,心中对苏易更是欣赏了三分,都认为苏易人虽然年轻,却不骄不躁,仁义不贪,人品甚好。

    梁帝一怔,继而道“好,那朕就赏工部所有人,黄金十两,布帛十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