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天下唯此一扇(一更)
乱世出英雄,风云正我辈。
当年的“南花三杰”正是在“局面”和“大羽”战争时期横空出世的。
当时的天下大乱,西区荒漠之处,有许多的拾荒者,被称为荒客。
这些荒客以捡东西为生。
他们带着面罩,穿着裹身皮衣,摇着一颗铃铛。
行走在荒漠、山脉、丛林之间。
他们去的地方,往往都是常人不愿意去的。
“荒客”这个职业,其实也是战争时期发展出来的。
一开始他们所做的行为,只捡那些战争留下来的废铁、工具、枪械等等,然后去特定的地方换取口粮存活。
但人的**是无限的。
许多发战争财的人,在听说某地方藏有宝藏或者珍贵之物后,便会出钱请这些“荒客”,去帮自己采摘宝物。
有疑惑者会好奇,这些“荒客”若真是发现了珍贵宝物,自己留着不好吗?何必要替别人卖命?
实际上“荒客”们要这些宝物并没什么用。
他们真正需要的口粮,是饭,或者钱。
因为这些“荒客”,都是战争后,家庭被摧毁的人。
亦或者遭遇变故,孤苦无依的人。
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无家可归,无人可依。
在乱世之中只能靠给别人卖命,来续自己的命。
“荒客”们的标志是手中会拄着一根铁拐杖,拐杖上系着一颗铃铛。
这个铃铛的作用,是来提醒同行的。
例如当一位荒客走到某地方,需要进入山洞探宝的时候。
为了防止里面有同行,导致自己进去之后白跑一趟。
或者自己在里面被后来的同行干扰,便提前会在入口处挂着一只铃铛。
倘若有同行路过,看到铃铛后,便知晓闪动里面有人,也便不再进去。
这种潜网般的规则,实际上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全靠“荒客”们自发而行。
最早这些“荒客”行走在荒野间,几乎饿死。
他们都是无家可归之人,深知彼此之间的艰辛,所以也不会去做出黑吃黑这种行为。
有甚者,他们会站在洞口的铃铛处,等着同行出来。
然后分自己的食物给对方,或者彼此间做些简单的交易。
最后再匆匆离去。
日积月累,“荒客”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
例如两个人今年5月5号遇见,便会一同约定,明年的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再次回来见彼此。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了交易,二是为了交流彼此间这一年来所获得的信息。
“荒客”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活下去。
因为他们要依靠这些信息,从而判断下一年的活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的“荒客”在彼此见一面分开之后,等到第二年该回来的时候。
往往就只有一个人能回来。
另外一个没能回来的人,也许已经死在了外面。
可能是死在了某个时间、某个地点。
这种情况下,如约而来的那个人,在等过一天之后,若依然没能等到对方。
他便会在两人相遇的地方,插上一根棍子或者石头,然后上面系着铃铛,以此代表纪念。
不过这个铃铛上,会刻着自己的名字,而不是对方的。
这种做法,是用来提醒着后来路过这里的荒客能看到,自己曾在此如约而来。
以便下回真遇到这个人,会觉得这个人有信用,更愿意同他做生意。
这是“荒客”增加自己名气的一种方法。
之后活着的人便转身继续走向下一段未知的旅途。
直到遇见下一个荒客,再次开始新的约定。
西区的荒客们以这种方式,穿梭在日月与山河之间,脚步永不停息。
留下过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令人感概。
他们所看到的,去过的,要比常人丰富的多。
之所以说起“荒客”,是因为李驼当年,就是被一位荒客养大的孤儿。
他小的时候,别说是“大羽”了,就连“局面”都还没有成气候。
那是最早的一批荒客,还没沦落到以捡垃圾为生。
最早的第一代荒客,他们主要是到处奔波救人的。
当时西区荒芜,很多人外出容易遭遇危险无法生还,便请荒客就是过去救人的。
所以当时的第一代荒客,都具有一身独特的本领。
毕竟本领不强,也救不了人。
如果要救的人已经死了,他们便会对方的尸体带回来。
倘若尸体有异样导致无法带回来,就带一件信物表示这个人已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