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白雾与雾中的诡异



  石杯飞出,悬在李旭的面前。

  李旭没有犹豫,拿起石杯,把里面清澈的酒水,一饮而尽,一股清凉甘甜入喉,脸色微微潮红起来。

  “好酒。”李旭不由开口,目光看向焦子:“谢谢,先生的好酒。”

  只是,对方没有回应他,仍旧保持刚刚进来的样子。

  李旭没有说什么,放开了石杯,从石牌坊下方,走入陵园里面,立马感觉到无尽的才气存在,让他整个人都懒洋洋,驱散了虚弱,恢复了力气。

  几株松柏挺立,傲然天地之间。

  沿着道路前进,李旭看到了最前方的墓碑,是最后葬入陵园的诸子百家先贤,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儒家资深大儒,柳永,在词一道上,走的非常远,曾经在山湖流下过千古名句。

  又有阴阳家的第十三代少司命,阴阳学说中,阴之学说有非常高的成就。

  公输家、农家、小说家等等。

  总共数十位,各家大儒先贤。

  一条白玉石的道路,一直延续向上,直至到矮山的山顶,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墓穴。

  孔夫子的衣冠墓,圣威最为浓郁,大道之理若隐若现,才气更是汪洋如海,是整个陵园,最为显眼的存在。

  李旭来到孔夫子墓前,如祭祀先祖一样,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祭拜对方。

  用的是儒家学子的礼仪,神色肃穆。

  他既然学习了诸子百家学说,自然算是诸子百家的学子,那怕此刻没有了才气在身。

  做完,李旭抬头看向孔夫子墓上方,气运至宝‘论语’去感应,最直接的感触,是那如汪洋一般的大道之理,各不相同,却非常有序。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大道流荡,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又互相合作。

  李旭心惊不已,那怕对于道没有点滴的了解,都感觉是极为了不起的。

  睁开双眼,走向矮山边缘,目光看向先贤林的深处,浓重的雾气,弥漫天地之地,除了古木的轮廓,就什么都无法看到。

  深吸一口气,李旭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就是那片雾气笼罩的地方。

  顺着人为走出的道路下山,他走向那片雾气,慢慢感觉到了,气温的变化,变得寒冷起来,刺入骨髓中。

  而且,越是走向那片雾气,地面上出现了冰霜,断绝了生机。

  李旭紧握竹片,微弱的圣光绽放,驱散了寒冷,让自己稍微变得暖和起来。

  当他真正走入雾气,消失在陵园,更为刺骨的寒冷袭来,那怕有竹片在手,都难以抵挡。

  “只是,刚刚进入就如此冷,我根本无法前进。”李旭想道,思考该怎么驱散寒冷。

  下一秒,一股暖流从身体里面爆发,炙热由内而外流荡,驱散了寒意,让他像是沐浴在春日阳光下。

  李旭微微一愣,立马反应过来,是先前焦子给自己的那杯酒,起到了作用。

  心中拜谢,目光看向前方,雾气的浓重,可见度不超过半米。

  继续深入,不说什么都无法看到,甚至会迷失方向。

  他思考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寻找自己的目标,紧跟着感觉到稷下学宫令牌,在自己怀里轻微颤抖起来。

  急忙拿出,稷下学宫令牌,亦如在原始丛林一样。

  令牌飘散出无数的光点,像是萤火虫,在空气中,组成了一条光路,指引方向。

  李旭欣喜,跟随光路前进,一路上,没有遇见任何的生灵,连树木花草都消失,变得慢慢荒芜起来。

  伴随他的深入,光亮变得昏暗起来,一抹黄色映照大地。

  他抬头看向天上,发现隐约可见的太阳,已经开始偏西,正在落山。

  呜。。

  与此同时,有兽鸣声响起,‘咔嚓’更是有金属摩擦的声音。

  李旭急忙四处张望,看到雾气中,出现了什么东西,正在出没、游荡,像是人,又像是什么妖兽。

  他更是感觉如芒在背,危险遍布全身,被什么可怕的东西盯着。

  加快了脚步,李旭呼吸变得沉重起来,情绪越发的恐惧,思考当夜幕降临,自己该如何自保。

  他从来不认为先贤林是安全,必定是无比诡异。

  当年,诸子百家先贤进入,能够活着出来,都是少数,并且大多寿命耗尽,神智不清,就能够看出先贤林的危险与诡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