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成功的商人都不要脸-第2/3页
“那时候德国人不喝芬达也不行,毕竟只有这玩意,然后就发生了奇怪的一幕:德国打到哪,也就意味着哪里的可乐原浆供应就此中断,所以马克思的手下总是兴冲冲的跟在党卫军屁股后面,到处接收可乐工厂用来改产芬达。那时候如果一个欧洲居民一觉醒来发现原来街边卖可乐大的小摊该卖了芬达,真不好意思,贵国已经沦陷。最好赶快立正行个纳粹礼,面的暗中观察的盖世太保把你扔去吸毒气。。。。。。”
“为了支持纳粹战争,可口可乐德国公司也是拼尽全力了,1943年,芬达的总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万箱!马克思为了考虑更好的节约成本以支持纳粹战争,开始效仿柯达公司生产奴隶胶卷那样,使用占领区的犹太奴工来进行芬达的灌装工作,这样倒挽救了不少犹太人的生命:多生产几箱芬达,也就意味着玩几天被送到集中营,也许就能逃脱被做成肥皂的命运,所以不管是不是出于本意,马克思在那个时期都或多或少的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可见自由的可口可乐精神在人类社会最黑暗的角落也能绽放光明。”
杨猛听后思考了一会儿:“这个马克思确实是个商业奇才,他这么做已经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战后不管德国成功还是失败,他都给自己留下了生存的本钱,德国赢了,他会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国,德国输了,他会说,我这么做是为了挽救纳粹人。”
萧鹏点头道:“你说得对。可口可乐对德国绝对够意思,而德国也没亏待可口可乐的效忠,可口可乐自始至终都能不受战时配给制度获得超量的糖,在食堂资源稀缺的时候,芬达甚至成为德国人民烹饪的调味料,从而进一步打开销路。”
“可乐鸡翅就是这么来的么?”杨猛却插嘴问道。
“差不多吧意思吧。”萧鹏道:“反正可口可乐公司那时候是大发国难财,就连最困难的时期,可口可乐公司也不忘发财,1944年,马克思和他的公司仍然生产了二百万瓶芬达。直到被苏联那些以伏特加为能源的坦克平A回德国本土为止,可口可乐公司一直是大发国难财的代表。”
“那德国失败了,德国可口可乐公司应该日子不好过了吧?”杨猛问道。
“屁!”萧鹏喝了一口啤酒润了润嗓子:“当盟军到达时,马克思又做了另一番公司忠诚度的惊人展示!当他以苦盼王师十年的欣喜姿态,迫切表达愿意把德国可口可乐的所有资产,包括厂房和利润,以及芬达的配方一起上交给米国总公司时,似乎证明了自己对可口可乐一以贯之的忠诚态度。”
“鉴于德国境内的可口可乐工厂实际上早就被盟军炸成了废墟,帝国马克更是一文不值,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是马克思的忠诚而不是这些理论上的资产打动了总公司,加上马克思确实保住了很多犹太人,所以芬达避免了被作为纳粹遗毒被彻底消灭的命运,并被吸纳为可口可乐的果味饮料品牌销售至今。如果,我是说如果,二战时期的德国要不是赫尔曼戈林那个蠢胖子在郭刻尔克拖后腿、在英吉利海峡拖后腿、在斯大林格勒拖后腿,说不定希特勒还真能完成他打造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梦想,芬达也会理所应当的成为世界饮料界的一哥了。”
杨猛听了萧鹏的话,思考了一会儿:“如果照你这个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利最大的,竟然是可口可乐公司?”
萧鹏笑道:“你以为呢?米国把可口可乐带到了他们所有参战的地方,德国把芬达则带到了所有他们侵略过的领土,结果战后一看,可口可乐和芬达竟然是一家的!从那时候起,可口可乐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至今占领者世界饮料市场上最大的营业额。那为什么可口可乐会这么成功?说白了就是三个字:不要脸。对商人来说,节操能换钱么?脸皮能换钱么?都不能还钱要那玩意干什么?”
“你竟然说的我无言以对。”杨猛被萧鹏的说法目瞪口呆。
萧鹏继续道:“现在川普的做法,让旁人看,就是个笑话,几乎他的每个举措都会让人嘲讽半天,但是结果呢?每件事情都给国家盈利,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他的政策都是让人嘲笑,最后却都能颁发,因为那些政客不是傻子,知道川普的这些最终结果是利大于弊的。反正被嘲笑的是川普,他们只需要通过决议,最后看决议带来的变化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