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押解宁王进京东门永昌三辞官



听说宁王要被押解进京了,街道两旁站满了相送的人群,有的抺眼泪,有的哭泣,说明宁王待老百姓还不错。和流带领五千人马走在队伍前面,出城不过三十里路,一个大汉挡住了去路,见他手提一杆大枪,用手一指道:“呔,拿命来!”

和流策马来到队伍最前头,问道:“你是什么人?与我们有何冤仇?”

那大汉道:“我叫杨明,杨清是我哥哥,我要替他报仇!”

和流问道:“杨清是长缨教的大师兄,这么说你也是长缨教的贼人了?”

杨明不屑地说道:“我和那驴马教没有瓜葛,只是为我大哥报仇!”

和流解释道:“你兄长参加宁王的反叛,是长缨教的骨干,我们剿灭他们是正当防卫,我劝你还是回家吧,我不想伤害你。”

杨明一边说着一边动起手来:“你少说废话,先吃我一枪吧!”

和流见说好的不行,便抽剑和杨明打在了一起,打了五十来个会合,和流抽出那把鱼鳞紫金刀向枪杆上砍去,那枪杆被砍断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连在一起,和流用力一掰,那枪杆被掰成了九十度的弯儿,杨明一看事情不好,扭头就跑,一个火铳手朝他放了一枪,打了杨明一屁股枪砂,他自己不觉,如果发觉自己被打中了,他连一步都跑不动。另两个火铳手拍马追了上去,被和流喊住了:“他即然不是长缨教的人,就别撵他了,看他是为兄长报仇的份上,就放他一马吧。”

队伍继续前行,走了一个多月,这天到达了京城,满朝文武集合在德胜门迎接东门永昌的凯旋。东门永昌赶快下马和谢迁等人见礼,谢迁道:“大帅辛苦了?”

东门永昌满面春风的说道:“不辛苦,不辛苦!”

谢迁见队伍里有王爷的仪仗,问道:“车辇里坐的是什么人?”

东门永昌道:“是宁王。”谢迁听后倒吸了口凉气,李梦阳也替东门永昌捏了把汗。

谢迁摇了摇了头说道:“你怎么能把他带回来哪?”

东门永昌打趣的说道:“我不把他带回未,还留在南昌让他继续造反吗?”

众人无言以对,陪着东门永昌和两位副帅来到了金銮殿,英宗坐在龙椅上问道“三位爱卿得胜归来,辛苦了?”

东门永昌道:“都是皇上洪福齐天,也是微臣们的侥幸,才得以平定宁王和长缨教的叛乱。”

英宗问道:“宁王朱宸涛怎么处理了?”

东门永昌道:“把他押解进京了。”

气的英宗朱祈镇差点从龙椅上蹦起来,他问道:“当初你离京时我是怎么交待于你的?”

东门永昌辩解道:“那是我没有被罢官之前的事了,我被罢免之后谁知圣上有无新的想法呢?”

噎的英宗半天没喘过气来,原来这小子还怨恨我罢他的官哪?他两手一摊说道:“这事你让朕怎么办哪?”

东门永昌说道:“那是皇上的家事,怎么倒问起微臣来了?”

这回可让英宗为难了,杀了宁王吧,又怕天下人说他屠杀亲王,不讲亲情;不杀宁王吧,他又咽不下这口气。他左思右想对太监总管王真说道:“把宁王削其封爵,圈在府第里不许外出禁地半步。”

散朝后,英宗朱祈镇把东门永昌单独留下,问道:“你对朕是否有看法,朕正劝说兵部尚书许彬辞职,让你接替哪,你已经是武英殿大学士了,再晋升你为忠义侯,你就官居极品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东门永昌跪倒叩头道:“谢主隆恩!”英宗见东门永昌叩头谢恩,心想:这回你满意了吧?没想到东门永昌话锋一转道,“谢主隆恩,我什么尚书,什么侯我都不要,请圣上允许我辞官回家,这些年微臣南征北战落下了不少的毛病,腰疼腿酸的,时常睡到半夜就疼醒,请圣上恩准微臣的请求。”

英宗脸色一变道:“辞官不准!你在任上也可以休息吗。”

东门永昌道:“圣上看我是个能闲得住的人吗?武英殿大学士和忠义侯是虚衔,可兵部尚书却是有许多事情要处理的,我能呆得住吗?”

英宗道:“辞官不行,朝廷需要你这根顶梁柱!”

东门永昌还想再说什么,英宗有点不耐烦了,说道:“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临走时,英宗又说了一句,“众将奖赏照旧!”

英宗走了,他把东门永昌晾在了这里。东门永昌心想:你不准我辞官,我天天写奏表请求辞官,慢慢你就心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