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白殿风军营谈判春不老招抚
东门永昌在天山已经住了七八天了,他自觉伤势好的差不多了,便对母亲说道:“母亲,儿子在这里呆的直闹心,总觉得有事悬在心上。”
应二娘说道:“你是对军营不放心哪,军营不必挂念,有两位副帅镇守不会出问题的,你就在这放心养伤吧。”
东门永昌用乞求的口吻説道:“母亲,你跟师爷说说,让我回东平军营吧。”
应二娘说道:“母亲惧怕你师爷,她老的脾气我是知道的,要走的话还是你自己去说吧。”
东门永昌不想为难母亲,他自个来到了祖师堂,见师爷天山老尼正在盘腿打坐,便凑上前去,没话找话地问道:“师爷,在背诵经文哪?”
天山老尼头不抬眼不睁的答应了一声,然后问道:“找我有事吗?”
东门永昌叩头道:“师爷,承蒙您老为孙儿疗伤,孙儿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孙儿对军营放心不下,想早点回去看看,请师爷恩准。”
天山老尼睁开眼睛,沉思了一会儿,心想:留住人也留不住心,莫不如让他回军营去,对治疗也有帮助。想到这,她说道:“走时带些药丸,路上好吃,骑马也不轻松。”
东门永昌没想到师爷答应的这么痛快,叩了三个响头,说道:“师爷的嘱咐我一定记住,待我回朝以后,一定奏请皇上给师爷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孙儿要走了,再次谢谢师爷为孙儿疗伤。”
东门永昌唱着小曲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对母亲说道:“师爷答应了我的请求,让我带些药路上吃,母亲咱们现在就走吧。”
应二娘知道儿子的心早已飞回了军营,再说别的已经是多余了。便道:“好吧,现在就走。”
东门永昌来时是坐车,回去时能骑马了。他望着山上的金黄落叶无限的感慨,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走了十多天,东门永昌回到了军营,将士们见主帅回来了,都欣喜若狂,欢迎主帅归来。朱永问道:“大帅,全愈了?”
东门永昌被这场面感动了,忙不迭地说道:“全愈了,全愈了。”众人把东门永昌拥到帅帐里,东门永昌问道,“我走后没发生什么战事吧?”
朱永哼唧了半天也没说出话来,他怕主帅听了心里添堵。许来倒是痛快,便把东门永昌走的那天晚上,水匪火烧军营的事讲了一遍,东门永昌问道:“折损士兵了没有?”
许来连忙说道:“没有折损士兵,只是烧了些鹿砦和帐篷,请东平县令支援了些木材和帐篷,这才恢复了原样。”
东门永昌安慰道:“没折损士兵就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切莫因小败而失去斗志。”
晚上,东门永昌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了母亲那句话来:拿不净的虱子,抓不完的贼。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哪?他翻来复去的想着这个问题,直到天亮了他去洗脸,见脸盆盛满了水而不漏,他眼前忽然一亮有了主意--招抚。他急速洗完了脸,吃完早饭,叫来了中军说道:“你给本帅写一篇招抚告示,上面写帮主来投可给个千总,水匪们愿意当兵的可以吃官饭穿官衣,不愿意留下的可以发放十两银子回家。”
起初,中军脸上一惊,后来听元帅一细说才放下心来。他按着东门永昌的意思写了篇告示,命人张贴在显眼的地方。
一个水匪揭了一张告示交给了春不老,春不老看了一遍又把它交给了白殿风,白殿风看完后说道:“事情是真是假还得看看,不着忙,看看形势再说。”
春不老道:“还是军师想的周道,看的长远,我听军师的。”
东门永昌一连等了七八天,没见水匪有什么动静,便对中军说道:“你再写一篇告示,要比第一篇更诚肯些。”
春不老看到了第二篇告示又问军师:“军师,你看这篇告示写的这么中肯,我看不会有假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和他们谈谈了?”
白殿风说道:“看来这官军是坐不住了,他们急想招抚我们,这事不忙,抻的时间越长越对我们有力,再等等,咱们不急,他们急。”
春不老搔了头说道:“我就怕这事抻黄了,他们一翻脸,再来进攻我们,到那时可咋办?”
白殿风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怕他们干啥?帮主你信我的没错。”
春不老叹了口气道:“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