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瑶王回广西运河水上遭抢劫-第2/3页



两个守门的役卒跑进了后堂,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老爷,门外闯进来个大汉,我们阻拦被他推倒,请老爷替我俩做主。”

县官听两个衙役这么一说,可气坏了,说道:“召集三班衙役上堂,我道要看看那个疯汉是铁打的还是钢铸的,升堂!”

县官来到了大堂,眼前站着一位半截黑塔一样的人物。他想,就是我那三班衙役捆到一起也未必是他的对手,他马上变得和颜悦色了:“这位壮士,有什么冤屈来找本官?”

“我是廣西瑶王手下的兵部侍郎,我们陪瑶王坐船行驶到这里,被水鬼抢走了圣上赏赐的十万两白银,特来报案,请县官派兵围剿。”

“本县地面上闹水匪并非一两天的事了,一年前就发现他们抢了官船,济南总兵带领五千兵马来此剿匪,因为此湖沟汊纵横,苇深草密,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本县建议瑶王亲自给皇上写封奏表,下官用六百里加急送至京师,请兵部转交皇上,请皇上派能人来剿灭水匪。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小猫眼见县官说的中肯,便道:“那好吧,我马上转回河岸,向瑶王报告。”

县官正了正冠,掸了掸袍服上的灰尘,说道:“将军,等本县一会儿,本县用小轿把瑶王接到驿馆下榻。”县官随同小猫眼一起来到了运河岸边。

瑶王站在河岸上东张西望,见小猫眼领着县官回来了,便问道:“就这几个人能拿住水匪吗?”

县官上前一眼就认出了瑶王,上前一礼道:“下官不知瑶王驾到,有失远迎,请王爷恕罪,请王爷上轿去本县驿馆下榻。”瑶王上了两人小轿来到了县城的驿馆。

把瑶王等人安排好,县官说道:“请王爷给兵部写一份奏文,把遭水匪抢劫之事写一下,下官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如何?”

瑶王摊开县官给准备好的纸张,写了封公文。县官用浆糊封好,对一个班头道:“卢班头,把此奏报送交驿站,用六百里加急火速送抵京师兵部。”

公文很快摆在了兵部侍郎东门永昌的案头上,他拆开火封一看,心里凉了半截,怎么瑶王的十万两白银让水匪给掳去了?这可非同小事,必须得奏报当今圣上。第二天早朝,东门永昌把瑶王写给兵部的公文交给了英宗皇帝,英宗看完问道:“济南总兵不是说运河上的水匪己经全部都消灭了吗?这怎么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他把公文向满朝文武念了一遍,又问道,“众爱卿,你们看此事如何处理?”

众臣一致表示用兵围剿,英宗再问:“爱卿可推举谁担当此重任?”

谢迁出班奏道:“臣推举忠义伯为帅,带领五万人马剿灭此等水匪。”

英宗看了东门永昌一眼,有点於心不忍,他去廣西平叛,一去半年有余,刚刚回到京师,又让他去剿水匪,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乎人情了。东门永昌知道躲是躲不过去了,他跪倒道:“圣上,臣愿接此任,但有一个条件,哪就是这回我要配备两名副将,一名是许来,另一名是朱永。臣领张章和鱼昆两位千总及其他们的本部人马即可。”

英宗亲切地说道:“东门爱卿,你就带二千多士兵能梳理过几十万亩的湖面吗?我看你只少也得带领一万人马。”

东门永昌奏道:“圣上,那些水匪用时是匪,不用时便是民,上万人也不能解决他们随机应变的身份哪?还是少带兵的为好,减少扰民。”

英宗觉得东门永昌说的有道理,便点头默许了。东门永昌在校场找到了张章和鱼昆,说道:“你们俩带领本部人马跟本帅去东平剿匪,愿意不?”

张章道:“愿意追随大帅鞍前马后,任大帅驱使。”

鱼昆道:“只要大帅要我们办的事情,我们绝对服从。”

这功夫许来和朱永也赶到了校场,三位领着二千四百名士兵登船向东平驶来。到了东平县城时己经过了中午,东门永昌对张章和鱼昆说道:“你俩领着士兵到湖边扎营,埋锅造饭。我们三位去拜访一下瑶王狗鼻子。”

张章和鱼昆领着士兵去湖边了,东门永昌和两位副帅来到了县衙,县官一见东门永昌不认识,便上前一揖问道:“三位大人,找下官有何见教?”

东门永昌拿出兵部信物,自我介绍道:“本帅是兵部侍郎东门永昌,是来剿灭水匪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