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官军攻下菩萨洞生擒瑶王众大臣-第2/3页



正副先锋被东门永昌说服的五体投地,连连称是。说完便回大营去了。

第二天中午,中军跑进了帅府大厅,向东门永昌秉报道:“报告大帅,总督和布政使犒劳三军来了。”

东门永昌同副帅和正副先锋赶忙迎到了帅府大门,众人见过礼,总督李震说道:“大帅平叛有功,可喜可贺呀,本督和寇布政使特来祝贺,穷乡僻壤没什么特产,只带来了一千只羊,两千头猪,官军都是北方人,吃不惯米饭,特带来五万斤白面,请官军包顿饺子吧。”

东门永昌拉住总督和布政使的手说道:“两位大人太客气了,你们多次劳军,让我好生过意不去。谢谢,谢谢了!”

布政使寇渊深插话道:“不是我们太客气了,而是大帅太客气了。大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气侯,舍家抛业的来帮我们平乱,我们劳军不是应该的吗?”

一督一府在东门永昌和副帅朱永陪同下来到了帅府大厅,宾主落座,中军献上香茶,东门永昌道:“我们明天就返回京师了,瑶王和他的众臣我带回去,等侯圣上处置,王妃和众人的家属先关在布政使的大牢里,听侯圣旨。不过要善待她们,切不可过堂审问。”

布政使寇渊深明白了东门永昌的意思,点头道:“一定按大帅的指示办,请大帅放心。”

中军进来报告:“大帅,猪羊已经卸完,押车的五百军兵和车夫如何安排,请大帅示下。”

东门永昌笑着说道:“这等小事也来问我,把他们请到军营去休息不就得了。”

督府二人在大帅府里吃过了中午饭,便告辞了。临走时,李震拉住东门永昌的手说道:“请大帅回京时秉报圣上,请他老人家速命吏部派崇左知府来,地方不可一日无官。”东门永昌点头答应,督府二人上马走了。

军营里一派热闹景象,杀猪的杀猪,宰羊的宰羊,烧水的烧水,准备饺子就羊汤。

傍晚,十几名士兵端着饺子挑着羊汤来到了帅府,对东门永昌说道:“请大帅品尝。”

东门永昌道:“分一半给瑶王送去,让他们也尝尝咱们北方的饺子。”

瑶王见官军送来了饺子和羊汤,众妃都唉声叹气的不肯食用。瑶王倒是想开了:就算是进京砍头也不能当个饿死鬼呀。他劝道:“爱妃吃呀,吃饱了才有力气,就算明天就义,也得争当个饱食鬼呀!”他抓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吧嗒了下嘴半开玩笑的说道:“味道还不错吗?就是少了点姜。”他见众妃不吃,有点急了。

众妃噙着眼泪勉强地吃了几个饺子喝了口羊汤,就差没哭出声来。

大军回京这天,街道两旁站满了瑶众,他们一个个面带愁容,有的仰面哭泣,有的跺脚捶ieng,都想最后再送瑶王一程。瑶王站在木笼里,昂首tieng胸,向瑶众告别道:“众位瑶众,不要哭泣,孤这次进京凶多吉少,谢谢大家千里相送。永别了,我自愧对不起大家,分裂疆土未成身陷囹圄,众瑶民不要泄气,继续我未竟的事业。”瑶王的悲歌陈词,虽然说不让瑶众哭泣,但哭声越来越大,直至嚎啕大哭,哭的官军们心里也酸酸的。

大军在路上不时的遇到瑶民的骚扰,都被官军一一打退,直到出了廣西地界,骚扰才停止下来。大军走了一个多月,才回到了京师。

英宗接到了总督李震的奏报,说抓住了瑶王狗鼻子,平息了廣西瑶族的叛乱。他听说东门永昌的大军回朝,便命令大学土谢迁率领众臣到城门外去迎接。

离老远,谢迁见大军旌旗招展军纪严明,甚是大喜,他上前和东门永昌见礼,两人互道问候之后,谢迁说道:“在下奉圣上旨意在此恭候中义伯,请中义伯上马,待吾给您牵马坠镫,风光一番。”

东门永昌连连摆手:“不可,不可,我等同殿为臣,怎能让大学士为下官牵马坠镫呢?谢谢了,谢谢了!”

谢迁是位犟牛,皇上怎么吩咐的,他就怎么办。东门永昌拗不过他,只好上马让谢迁牵马走了一段路才算罢了。

东门永昌把瑶王和他的众臣押进了皇宫,瑶王一看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心就发毛了,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宫殿,雕梁画柱,殿dieng上铺着黄色的琉璃瓦,上有一排怪兽,据说是龙的九个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