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韩妃要报仇圣上举棋不定



东门永昌一怒之下杀了国舅,杀完之后他才猛然想到,自己惹祸了,杀的不是平常的人,是当朝国舅啊?想到这,他浑身一激灵。对环儿说道:“你回家去吧,杀人之事与你无关,是我一人所为,当然由我一人承担。”

环儿这时也清醒了,说道:“主人,我没家没业的,此事您把责任全推给我,我到官府去投案。”

东门永昌把眼睛一瞪,说道:“你说什么呢?我杀的人就是我杀的,怎么能让你去代我受过呢?莫再争辩,我意已决。”

环儿道:“主人要受刑,我也追随主人左右。”

东门永昌道:“我们何必卖一个还搭一个哪?这些年你追随我左右没得到半点好处,我怎么能将这杀人的罪名让你承担?你回家替我在母亲面前尽孝,也算是你对我尽义了。”

环儿坚决不肯离去,说道:“主人,您到哪我到哪,这是我的职责和义务,就是砍了脑袋也毫无怨言。”

听了这话,东门永昌自觉血液上涌,心想:环儿这人真是有情有义,自己没有看错他,越是这样想,他越不忍心连累他,说道:“听主人的话,回家去,好好侍奉我养母,我不能留给你什么,只是留给了你这些义务。回去吧!”说说,他大步流星的向县衙走去。

支知县已经听说东门永昌杀了韩国舅,吓的他两手直哆嗦。见东门永昌来了,上前问道:“您把国舅给杀了?”他见东门永昌点了点头,知道这事是属实了。

东门永昌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人是我杀的,与大人无关。”

县官又问道:“是谁先动的手,他有何挑衅行为?我得写公文呈报知府和巡抚两级衙门。请详细描述一下全过程,描述的越细越好。”

怀儿从门外闯了进来,说道:“是韩国舅先动的手,我主人极力相让,最后实在躲不过去才动的手,国舅被打倒后,主人本想放过他,可他却主宗三代的骂个没完,並且叫号说主人不敢杀他,主人一怒之下才失手杀了这个王八蛋。”

县官道:“好,有这些就够了,证明他该死!”他来到书房,让师爷写奏章。师爷写完,县官又看了一遍,他在末尾添了两句,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恨,此人不死不足以告慰神灵。他把奏章交给了信使,让其连夜送往知府衙门和巡抚衙门。

巡抚接到了奏报,展开一看,他倒吸了口凉气,怎么国舅让忠义伯给杀了?他一下子摊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道:“韩妃让我好好照顾她这个小弟,不但没照顾好,还被杀了,怎么向韩妃交待呀?”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出好主意来。

翌日,府衙的公文到了,上面写的和县衙差不多,倒是多了几条国舅的罪状,逼良为娼,强抢土地,霸占山林,可见这国舅的罪恶灌满了知府的耳朵。巡抚展纸在桌子上,开始向刑部写奏报了。写完奏报把县衙和府衙的奏章一齐装进了文件袋里,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刑部。

刑部侍郎郭准接到奏报,一看事关重大,便上报了英宗朱祈镇,英宗听说忠义伯杀了韩国舅,可挠头了,他不知道这事该如何处理。把东门永昌抓来治罪吧,又怕朝臣们说三道四,本来对他辞官就议论纷纷,再治他罪,那不是在群臣面前自找麻烦吗?不治罪,韩妃要是不肯罢休又怎么办?朕答应过她,就是她这个小弟犯了死罪,朕都免他不死。这下可好,没等他杀别人,自己倒先让忠义伯给杀了。正在这位皇帝举棋不定的时候,大学士李贤来了,他把此事向李贤说了一遍,征求大学士的意见。李贤道:“圣上,微臣想看看下边上来的奏章。”

英宗让太监把奏章递给了李贤,李贤看完奏章仰靣大笑:“苍天有眼哪,借忠义伯东门永昌之手为民除了一害。微臣觉得东门永昌做了件别人不敢做的事,臣觉得忠义伯不但没罪,还得要嘉奖。唐诤臣魏征说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忠义伯东门永昌这是在替圣上收买人心哪。忠义伯就是圣上手里的一把刀,削掉了您棘杖上的刺儿。臣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英宗心想,你说的倒好听,可他杀的是我爱妃的小弟呀?她能不跟我闹吗?李贤看出了英宗的心思,说道:“如果主上碍于韩妃的面子,可以给巡抚记训斥一次,县令可免职回家,这样在韩妃哪圣上也好交待了。不知微臣说的对否,请圣上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