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回绍兴宝剑斩国舅-第2/3页



县官见有忠义伯在后面撑腰,底气也足了:“张头,你拿传票叫韩国舅上堂。”

张班头一吐舌头,低声道:“太尊,我不敢去,怕那帮恶奴把我打残废了。”

东门永昌见这帮衙役这么惧怕韩府,便对环儿道:“你去跑一趟吧。”

环儿拿上县衙的传票来到了韩府,向门房里把传票一扔说道:“县衙传国舅上堂。”

那门房把传票交给了韩国舅,国舅一见传票,“呵呵”一乐,自言着自语的说道:“小小的芝麻绿豆官还敢传我,活的不耐烦了。上次我去县衙告那娘们纵子偷我红薯,你说证据不足,把我的状子退了了回来,这回又来传我,看我笑话?”他冲外一挥手,“给我带上捧子队,整不好今天就把县衙给他平了!”

到了县衙,韩国舅见东门永昌坐在大堂里边,他大大咧咧的和东门永昌打招呼,见人家没理他,便讪巴达的把脸转过来,问道:“我说支县令,请本国舅来有什么事?”

县官瞅了东门永昌一眼,东门永昌厉声喊道:“跪下说话!”

韩国舅把头向上一扬道:“我身为国舅,岂能跪他一个小小的县令。”

东门永昌道:“大堂之上没有国舅,只有罪犯。环儿,让他跪下!”

环儿上前在韩国舅的腿弯处踹了一脚,那国舅“扑嗵”一声跪倒在大堂之上。韩国舅高声喊着:“你们竟敢对本国舅乱施刑法,我上书巡抚衙门告你们!”

东门永昌满脸涨红的说道:“你就是到京师去告御状,我都不在乎!”说着,他又对县官使了个眼神。

县官也豁出去了,一拍惊堂木,问道:“你为什么支使家奴殴打衙役?”

韩国舅满不在乎的说道:“打了两个奴才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难道还要我国舅向他们赔礼道歉不成?打他们是帮助他们学好!”

东门永昌见县官不敢对他施刑,便命令环儿:“你也帮助帮助他,让他也学学好!”

环儿上去就是两个大嘴巴,打的国舅满嘴是血,这回他再也横不起来了。县官见环儿打了国舅,知道事情闹大了,他索性就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撒不了油,把惊堂木一拍问道:“你为什么让你的家奴去撵那名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

韩国舅呜拉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他知道这位忠义伯官场涉世不深,说不定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还是不说话的好。县官见国舅不说话了,说道:“你以为本县怕你,告诉你吧,邪不压正。”

东门永昌插话道:“你的奴才打了衙役,得罚扻,殴打一个衙役罚五十两,两个罚一百两,签字吧!”韩国舅捏着鼻子在手续上签了字,他知道不签字是不行的,说不定会挨顿胖揍。

县官道:“这银子限三日内派人送来,否则本县决不饶你。下去吧!”

审问结束了,东门永昌也要回府了。县官把他送到县衙门口说道:“就怕这银子他不认账,这欠条是一纸空文。”

东门永昌道:“大人请放心,他要是不给银子我就要他命,看他要命还是要银子。”

国舅回府这个窝囊,脸也肿了,牙也活动了,一百两银子他倒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脸面,堂堂的一个国舅跪在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堂前,还挨了两个大嘴巴,他越想越窝火,他提笔给巡抚写了封控告信,告东门永昌和知县在公堂上乱用私刑。

巡抚一看信,心里犯了嘀咕,县官他管得着,可这忠义伯他管不着啊,但又不能不理这个茬,他写了封斥责县官的公文,又写了封信给东门永昌,说了些让他和国舅和解的话。没想到他的这封信还不如不写,更激起了东门永昌的火了。他拿着那封信来到了县衙,问道:“县尊大人,巡抚给你下公文了吧?”

县官苦着脸说道:“下了,把我申斥了一顿,说我办事不力。”

东门永昌问道:“他把银子送来了吗?没送来我去索要。”

县官说道:“忠义伯,别惹事了,这个银子别要了吧。”

东门永昌虎着脸道:“这回不要了,他以后更有持无恐了。不行,得要。”他领着环儿朝国舅府走来。

国舅爷正在看巡抚给他的回信,一个家丁跑进来报告道:“国舅爷,东门永昌来了,他说咱欠县衙银子。”

国舅见有巡抚给他撑腰,一听要账都堵到家门口了,这火一下子就窜到了脑门上了,他骂道:“不知死的东西,来府上讨债,这不是成心剋惭我嘛!”说着,他手提宝剑,召集了全体家丁,要和东门永昌进行一场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