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拜养母东门永昌拒收金匾-第2/3页
东门永昌从山花房里出来又来到了母亲的房间,养母余气未消,上前问道:“母亲,我和山花的婚姻还举行仪式吗?”
养母长出了一口气道:“怎么能不举行呢?咋的也得拜个天地呀。”
“什么时候举办?”
“先通知好友亲朋,七天以后便举行仪式。”
东门家在绍兴是大户,东门开泰又是掌门人,连县官知府都敬着他。这喜帖一发出去,绍兴的县令,杭州的知府和周围各府道县的官员都派人送来了贺礼。举行婚礼那天更是气度非凡,东门永昌骑着高头大高,身穿红衣红袍,头戴状元冠,紧随其后的是贴满双喜字的八抬大轿,山花心满意足的坐在里面,脸上洋溢着笑容。街道两旁洒满了炮竹的碎片,看热闹的人塞满了整条街道。转游了一圈之后回到了府第,东门永昌扶着山花来到了喜堂,司仪高喊道:“一拜天地!”两人冲外头拜了一拜;司仪又喊道:“二拜高堂!”两人向坐在上面的养母拜了一拜;司仪再喊:“夫妻对拜!”两人相互对拜;司仪最后喊道:“步入洞房!”
这时,外面一阵嘈杂,一个太监在前,两个锦衣卫在后,手里抬着一块金匾,那太监高声朗道:“东门永昌接匾啊!”
东门永昌丈二和尚me不着头脑,只听那太监说道:“东门永昌武功天下无双,圣上特赐御匾一块,御笔亲书‘武林共主’四个大字。”
东门永昌跪倒在地,一边叩头一边说道:“东门永昌乃一介草民,圣上的御匾我是万万不敢收下,请公公原封带回。”
那太监道:“圣上的话就是圣旨,那有收回的道理,还是收下吧,别为难咱家了。”
东门永昌道:“这金匾我说什么也不能收,还请公公带回去吧。”
化光扒在东门永昌耳边小声说道:“你知道退回金匾的罪过吗?那是要满门抄斩的呀!”
东门永昌冷笑道:“我就不信圣上会这么不讲道理,不收金匾就会杀我全家。”
环儿急的抓耳挠腮,过来说道:“化光兄说的没错,不收御匾就是死罪。”
养母也劝道:“昌儿,快收下御匾吧,这是当今皇上对咱家的赏赐。”
东门永昌问养母:“母亲,您知道咱收下这御匾的后果了吗?如果真收下这御匾那就成了天下武林共同的主人了,不要说少林、武当、龙虎山和峨嵋这四大派不服,会找咱的麻烦,就连嵩山和华山那样的武林小派也会上门来挑衅,那咱可就永无宁日了。”
养母被儿子这么一说,也没了主意:“那可怎么办?不收御赐金匾你能逃过这一劫吗?”
化光劝说道:“伯母说的对,你得收下这金匾,不然圣上一震怒,你能躲过这一劫吗?”
经化光这么一说,东门永昌也没了主意,养母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公公,我代替我儿收下金匾如何?”
那太监道:“谁收都可以,只要这匾挂在你家厅堂里就可以了。”
养母深施一礼,道:“老身替吾儿东门永昌迎接圣上御赐金匾!”她手抚金匾对老管家说道,“要人把金匾迎过去。”
那太监把蒙在上面的黄绸子揭去,露出了御笔亲提的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武林共主。”这字写的苍劲有力,真有柳公权的风骨。交接完毕,那太监道:“咱家要回京交旨去了,东门永昌有没有什么感言说几句?”
东门永昌正愁着接了这块匾没办法向天下武林交待呢,那有心思想感言。倒是化光机灵,向前一步作了一揖说道:“东门永昌致谢当今圣上和秉笔大总管的厚爱,愧受皇恩,感激涕零,誓报皇恩和金英大总管的栽培。”
养母见太监要走,便道:“请公公用完喜筵再走吧。”
那太监道:“不了,咱家还得回京为皇上报喜哪。”
养母吩咐老管家:“上柜上拿些银两赏公公。”
那大监道:“谢老夫人赏,祝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刚送走了一拨太监,又来了一拨太监,只见这个太监手托锦盒道:“秉笔大总管赏东门永昌玉马一双,赏新夫人玉镯一对,示新人大喜。”
东门永昌听说是秉笔太监金英送来的贺礼,心里别提多恶心了。但他又一想,官还不打送礼的哪。便忍气吞声的说道:“谢谢大总管。”
养母今天别提多高兴了,一来是皇上赐了金匾,二来是秉笔太监金英又送来了贺礼,满面春风的说道:“请公公留下来吃顿喜筵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