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战双熊双鹰折翅膀
秉笔太监金英接到大狼朱子豪的密信,他沉思了半天,心想:皇上的计划要泡汤,本来是让武林自相残杀,削弱他们的力量,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东门永昌来,把计划全搅乱了,此人不除,祸害无穷啊。他想到这便传下口喻,调长白山二熊进京,协助锦衣卫除掉东门永昌。这熊氏兄弟可非同一般,哥哥熊一海身高过丈,力大无穷,手使一对铜人,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一身的功夫,因为练的是鹰爪利,所以人称神爪鹰:弟弟熊一山身高九尺有余,手使一对铜锤,练的是铜头功,人称神头鹰。
不日,两人进京。金英向他俩交待了任务,两人帯着一百名锦衣卫出发了。金英怎么能调动锦衣卫呢?说句不好听的话,连锦衣卫督指挥使都是由他提名,皇上恩准的,秉笔太监直接直挥东厂和锦衣卫。秉笔太监就是为皇上草拟圣旨,再由掌玺太监加印,最后由秉笔太监颁诏天下。
熊氏兄弟带领一百名锦衣卫出了京师,走到半路上,熊一山对哥哥大熊说道:“咱俩领这么多锦衣卫干什么?对付一个毛孩子有咱哥俩就够了,不就是一个东门永昌嘛?他难道长了三头六臂八只眼,凭咱哥俩的武功,眨眼之间就完活了,还用得着锦衣卫?”
大熊点点头,说道:“咱俩今晚偷着走,提前到达应家堡,等他们到达时咱俩早就完活了。你看我的想法行不?”
熊氏兄弟说走就走,走了一夜,天亮时来到了黄河北岸的孟县,两人吃了点东西便匆匆忙忙的来到了黄河岸边。岸边停靠着一条小船,船伕坐在船上喝酒。熊一海冲船家喊道:“摆渡的,摇我们哥俩过河。”
那船伕道:“先交二两银子渡船费。”
熊一海从腰间摸出了二两银子道:“给你,你摇船时船得不摆不晃,平安的把我们哥俩摆渡过去。”
那船伕站起身来高不过六尺,才到大熊的腰部。熊氏哥俩把马牵上船,两人坐在船仓里谈论着这黄河一碗黄水半碗沙的来源。
熊一海道:“这黄河路经陕北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黄土塞满了河道使河水变黄,所以叫黄河。”
熊一山道:“这黄黄的河水让人看了真不舒服,黄澄澄的泥沙塞满了河道。”
船到了河中央,忽然那船进水了,弟弟熊一山最先发现的,他高喊道:“船家,船怎么进水了?”
那船伕诡秘一笑:“不陪你俩玩了。”他一个猛子扎到河里。只见那船在河心打转,不一会船就沉了。这哥俩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咕嘟,咕嘟”地喝了两口黄泥汤,哥哥抱住了一支浆,弟弟拽住了马尾巴。那船伕拿着一把大剪刀把马尾巴剪断,弟弟熊一山被灌了个大肚蛤蟆。哥哥熊一海自觉有人往下拉他,那木浆浮力有限,本来载着他那么大个身体就很勉强了,何况下边还有人往下拉他呢。
哥俩转眼间成了水缸里的耗子,灌了个水饱,肚子鼓涨鼓涨的,象个吹鼓的气球。哥俩被脸对脸的绑在两棵树上,吐了好一阵子水才甦醒过来,见自己被草绳子绑在树上,船伕把他俩的外衣剥去只穿着内衣内裤,深秋时节,小风一吹冻的他俩直打牙梆骨。熊一海对站在眼前的船家问道:“兄弟,这是何意呀?”
那船伕道:“是抢劫,我是这一带的水鬼,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水匪。除了兵器留给你们之外,再给你们留下二两银子做盘缠。”
弟弟熊一山哀求道:“船家大哥,是不是把我们的外衣还给我们。”
那船伕风趣的说道:“这多凉快,不用扇扇子了。”那船伕牵着两匹马驮着他俩的衣物和钱财走了,随走随唱道,“你给我二两银,我还你二两金,天下的买卖多公平--”歌声渐轻渐远。
哥俩被这湿漉漉的草绳捆着,难受极了,被风吹着从头凉到脚底下。约莫过了两个多时辰,那草绳被风吹干,他俩才从草绳里挣脱出来,哥俩直呼倒楣。他俩拿上兵器,徒步向前行走,手头只有二两银子,一天只能吃一碗面,两人饭量又大,一碗面还不够塞牙缝的,他俩饿昏了几次,醒来还得往前走。
这日,哥俩总算到了应家堡。他俩找个客栈想住下,那店小二见这两位的模样以为是要饭的哪,便道:“本店无粥可施,请到别处去乞讨吧。”说完,一转身进屋把门关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