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风流虽失 兵锐未灭



  周瑜卒于军途,借荆入益之计搁置。此策阻,彼策生,借州事宜被孙权应允,将荆州为刘备督之。

  鲁肃得令,出发过寻阳时,有人说吕蒙值得拜访。吕蒙闻其来,出城迎接,设宴款待。

  座上,鲁肃见吕蒙礼节毫无差漏,全不比当年的武夫快饮状,有意讥之:“吕寻阳从都督战南郡,临战犹且如此?”

  吕蒙先置杯,面色不变,只拱手言道:“鲁校尉,若是蒙招待不周,尽可指出。”

  “不然,肃无他意。”鲁肃端酒在手,借此一饮隐去这个话题。

  酒实是好味,二人对喝,鲁肃饮酒在喉,不成想,吕蒙眼中扣着刀般,突然发问:“关羽驻于江北,君与其邻界,若生变,将何为之?”

  鲁肃猝然听到这样的问题,强忍着先咽酒,顾不上深思:“当相机行事。”

  “吴侯、刘备虽为一家,羽甚骁勇,为何不先制策应变?”

  “君虽借州郡,援备抗曹,使江东从容于淮南,可刘备有枭雄之姿,将臣能吏皆为其所用,长据于此,巨宗大族者一旦倾交,岂非又一刘表?况北方虽为劲勇,西北马腾未灭,辽东公孙犹在,二者阻抗之际,胜得荆州,不胜联而……”

  鲁肃至此从沉寂爆发出大笑声,忙拊掌是为:“非吴下阿蒙也!既依君计,吾当驻兵在何当善?”

  吕蒙见不再发笑,随之回道:“陆口南北有扼,先人有建,可屯之。此故都督所教也。”

  “公瑾若在,应当幸甚。”鲁肃之后与吕蒙结为好友,过从甚密。不过,他仍是坚定“联刘抗曹”的总方针,对于吕蒙“驱虎吞狼”之计委而不用。

  到达荆州,刘备与鲁肃交接事宜,刘备可驻兵于南郡冮陵,鲁肃则自屯兵于陆口。

  孙权面临荆州格局的变动中,又将豫章置鄱阳郡,车骑将军长史步骘出任,辖九县;分长沙置汉昌郡,鲁肃在任。领兵出南郡的程普复为江夏太守,前往守卫。

  另外,同宗原豫章太守孙贲在职十一年后去世,七岁的儿子孙邻继任,随即被信臣顾邵接任。

  荆州在一声震动中转向一时的安定,而吴地,又有两人掀起了不小风波。

  一人为周瑜功曹庞统,随行送葬,结交名士,远近传名。不过虽是显名,孙权不因周之遗属加以选用,停留数日后,自返于荆州,寻找成就他之后的另一名良主。

  一人为桂阳太守全柔之子全琮,运私家米数千斛至吴,以货交易。可全琮尽散以资避难文士,空船而还。

  郡守孙瑜先闻有奇,命郡兵中程咨、蒋休接应,资以劳金。

  “此取于官府,琮不敢取。”

  程咨对此厚赞“忠义有节”,遣归从者。蒋休在盛谈文德的二人侧边,一直到程咨有所发觉说:“蒋队史有言尽说之,勿要既失复悔。”

  全琮面向带有沉容的蒋休,听有言:“君父在桂阳,近交州,不知当地可有要事?”

  全琮不像说文时姿貌并存,默声许久,慎身回道:“桂阳新任,未知其详。传有刘表任下刺史赖恭与苍梧太守吴巨相怨成仇,交兵有战。”

  “谢君相告。”蒋休此时所念所想者,正为入交州一事。可当二人返于郡中,军情下达。

  “休弟,鄱阳郡彭虎等叛兵约数有万人。”听到蒋壹并不自信的话,蒋休反是安慰:“兄长何忧,我等虽不力,父亲与诸将岂可容存?”

  鄱阳郡太守步骘闻贼大起,一方面先结兵围界,阻抗叛军向他地流动,另一方面请援平叛。

  面对此次甚大的叛乱,吴将董袭、凌统、蒋钦会合入界讨之,丹阳郡兵有随。

  再见到蒋钦时,他已比赤壁战后更显得老成持重,眸瞳间的刁悍气在他试阅所统军下尽为隐敛。以至于董袭初见,笑言非是当年那个水贼了。蒋钦同待之,说勇士若当初转战诸郡也。

  凌统的父辈与二人同列,身为晚辈,他请命先逐破敌。

  “众将士,今初战贼,唯有急行,力破其锐,再见其当破胆!”

  凌统词气慷慨,带本部一千五百人急入郡内,每逢贼必身先领战,竟连破数敌,以至周边流贼每见“凌”字旗,尤是畏之。

  “甚好!甚好!”董袭身长八尺,声发若雷,吼得传令兵士身体直在打颤。随后,他留下蒋钦押阵,自领一军往侦知“众多贼者”的地点赶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