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进攻与预防



  刺目的光束划破天际,仅一秒钟,就作用到了目标飞船上。几乎在同一时刻,攻击区域竟出现一片耀眼的光斑,亮度之高,仿佛看到了恒星内核、火辣辣烧灼着双眼,同时还伴有大量深红色的熔融态物质被抛溅出来。这些高温液体离开飞船后,又迅速冷却,重新凝结成形状怪异的固体——那是被近亿度高温融化的船体结构。

  光束攻击仅持续了零点几秒,很快便暗淡消失了。可也就是这短短的零点几秒,已经在飞船上留下一个直径50米的巨型孔洞。扭曲变形的洞口几乎贯穿了飞船厚度的一半。

  震惊之余,不等大家回过神来,耀眼的光束竟再次亮起,5台激光主炮开始了第二轮攻击。同样是持续发射1秒钟的时间,同样是精确打击在目标飞船上,但这轮攻击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体型庞大的目标飞船,被彻底拦腰斩断,暗红色的金属融化物于断面处翻滚着,仿佛残肢流淌的血液。

  原计划中激光武器的第三次发射,看来是没什么必要了。

  这便是激光主炮齐射的威力,5台激光主炮同时作用在一个点上,可以瞬间于攻击位置形成一亿度的高温。也就是说,每台主炮的威力都可产生几千万度的高温伤害,这是比太阳核心还要残酷的高温炼狱。

  如果是行星级战舰自身受到这种强度的攻击,一次主炮齐射,即使不能贯穿,也会让飞船彻底爆炸解体。攻击带来的炙热能量在融化船体的同时,还会瞬间将整艘飞船加热到地狱般的恐怖程度,智慧生物无一幸免,聚变引擎也会因破损而发生剧烈爆炸。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遇到类似的能量攻击,飞船没有任何手段防御和躲避,当然,也绝不会有幸存的可能。

  人们在惊叹于激光武器巨大破坏力的同时,也对宇宙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多了一分担忧。

  当然,姜山统帅是顾不上考虑这些问题的——之前发射的10颗聚变导弹,此时已到达预定目标。

  画面切换,距离战舰30万公里之外,一个聚变光球正酝酿着毁灭。它在形成之初还只是一个白色亮点,更像是一盏明灯,看不出丝毫破坏力。

  可短短零点几秒过后,那光芒突然炸裂开去,亮点不断扩大,瞬间笼罩了整艘目标飞船。它所散发的光线也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这说明光球的表面温度已攀升至骇人的上千万度。而在那看不见的爆炸核心内部,温度更是高达一亿度左右。

  它的直径仍在急速扩张,一秒钟后就覆盖了差不多五公里的范围。那耀眼的蓝色光芒,更是持续到光球的毁灭边缘停止伸展,才逐渐趋于暗淡,并最终消失。

  光幕散去,人们这才发现,随着蓝色光球消失的,还有那艘处于爆炸核心的目标飞船。它甚至连解体的机会都没有——在聚变导弹爆炸的一瞬间,就被上亿度高温彻底气化了。

  第一枚聚变导弹爆炸后,紧接着是第二颗蓝色光球,然后是第三颗、第四颗,一直到第五颗。每一次爆炸都重复了同样的过程,也同样重复震撼着在场每个人的感官。

  “宇宙战争中能被聚变导弹毁灭也许是一种幸运吧!毕竟这种毁灭是瞬间的,没有任何痛苦。”人们多数这样想着。

  随着五个蓝色光球暗淡消失,宇宙空间再度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任何飞船残骸,仿佛这些爆炸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般。只有那聚变反应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和伽马射线,依旧影响着近千公里的范围。

  时间仅仅过去了不到1分钟,漆黑的星域竟再度亮起光点——1亿吨当量聚变导弹终于到达了攻击位置,尽管那目标早已化为宇宙尘埃。

  和1000万吨级导弹爆炸的过程基本相似,只是它们的体积和质量更大,加速过程也更加缓慢。

  不同于之前五次爆炸的视觉效果,1亿吨当量聚变反应产生的光球直径,竟达到了40公里的宽度,那可是足以容纳一个中等人类城市的范围。也就是说,即便是一艘长度达4万米的巨型飞船,如果不幸中弹,也同样难逃化为烟尘的命运。

  亿吨级聚变反应的威力之强,甚至还波及到了30万公里外的区域——探测数据显示,即使光幕散去,行星级战舰仍持续承受了几分钟的电磁脉冲和伽马射线辐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