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详说(十五)



  程洛能对言行和白鳞一再相救,那也就可以打消对李氏父子的怀疑了。

  如今各城各道门结盟已定,唯一的担心,便是那所谓的天雷宫门内叛乱或许是李氏父子利用言行而谎称的阴谋,但这也被黄龙山上结成势力的预备雷震洗清。

  卫朝阳道:“贾老板说,结盟目的的第二次变化,是因为李氏父子对言行抱以了更大的期待?”

  贾渝点头道:“原本言行公子与李治平之间曾有明言,李氏父子保不住时,也会为了世间大局将言行公子舍弃。”

  卫朝阳沉思道:“这才符合那对父子的手段。”

  贾渝道:“那也是言行公子的意思,言行公子认为李氏父子在这局中的分量比他要重,宁愿自己死了,也不愿李氏父子因他而被猜忌。”

  卫朝阳道:“但李氏父子最终改变了态度。”

  贾渝道:“是。正如我前言所说,任何知道了言行公子一路所发生的事的人,都无法不对言行公子抱以更大的期待,况且,这对父子可是亲耳听到大秦相阁一辅臣卜算出的世间气运已系于言行公子一身。这对想要赎罪,也一心谋求变革的李氏父子触动极大,于是,决定尽己所能地保下言行公子。”

  郁深道:“可紫离双火暴露在黄龙山,言行更当着三罚之面自称行者,道界私通也因此坐实,李氏父子还能如何保他?”

  贾渝道:“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当夜暂代秦雷掌权的世子秦世厉两次传召李令山,在天雷宫眼皮下发生这样的事,加之没有当场杀死或者生擒言行公子,这让秦世厉对李令山极为不满。李令山将言行公子类同于十九年前张知秋,称照十九年前的后事处置。因李令山执掌相位四十余载,劳苦功高不可轻动,秦世厉并未问罪李令山。但,却第一次召见了李治平。”

  郁深哼了一声,道:“黄口小儿,急于当家了。”

  贾渝笑了笑,道:“李治平也这么说,本来言行公子当日就算逃了,就算照当年张知秋后事处置,天雷宫也应立即派出大批人马追杀,李治平正感到棘手,不知做如何安排才能确保言行公子的安全。而秦世厉却在这个关头送上了门来,李治平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借秦世厉的名头,堵住了悠悠之口。”

  卫朝阳追问道:“什么计划?”

  贾渝道:“秦世厉本不知李治平,但秦氏宗室中有一老者时有下天雷宫走动,多有听闻李治平在大秦各司府中声望极高,颇多赞誉,便向秦世厉举荐了李治平。当时秦世厉对李令山的处置不满,便想听听李治平的意见。李治平见到秦世厉后,先是为李令山开脱,又称言行公子一事暂未带来动荡,还不及当年张知秋一事,极力安抚和淡化,让秦世厉不必对言行公子一时的生死看得太重。可转言又道,只是照当年张知秋的后事处置,再牵连惩戒各城各道门,太过可惜。”

  卫朝阳皱起眉头,道:“太过可惜?”

  贾渝笑道:“秦世厉也被李治平说得一头雾水,追问李治平有何高见。李治平一再推说不敢说,更勾起秦世厉的兴趣,在秦世厉再三追问下,李治平再貌似惋惜地说出此次的事照以往处置太可惜,应顺势利用。”

  卫朝阳道:“怎么个利用法?”

  贾渝道:“数月前,张城凌风谷只杀了执禁团十一人,又伪造了一份八宗串联的手书便遭致世间大举查禁,天雷宫降下雷罚。而言行公子私通道界坐实,又暴露了失传千年的紫离双火,牵连之下,各城的灾祸应也胜凌风谷一事,这对各城而言都是无法承受的。”

  郁深沉声道:“凌风谷还伪造了一份八宗串联的手书?”

  贾渝摸了摸脑门,道:“前言没说吗?那是我疏忽了,确有此事。那封手书的署名正是凌风谷先谷主杨风清,为了确认那份手书的真伪,司东还试探了杨风清的修为,得出的结论是杨风清没有穿行七野串联八宗的本事。”

  郁深道:“先谷主?”

  贾渝道:“是,杨风清既然署名了这份手书,就算是捏造,天雷宫也不会放过他,在试探了杨风清的修为后,司东就当着凌风谷把杨风清杀了。”

  一门谷主说死就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