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详说(九)
因当年那场道界西行,世间道界式微近千年是不争的事实。
这本让万生宗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场千年大劫感到很悲观。
现在闻听各道门都已崛起,尤其是五行,纷纷涌现出了不起的后辈,而他们都在为破除天雷宫壁垒,驰援万生宗为努力。
万生宗怎能不为之振奋和感动。
清长老道:“宗主,看来我们这帮老骨头,明年百英决也要出这北地活动活动了。”
万生宗是不同的,参加百英决的人选很随意,过去到场观看的人也很少。
但明年不同了,万生宗诸人的心中已经决定不能再作壁上观了,天雷宫的壁垒必须破除,那些优秀的了不起的后辈也必须保存下来。
做到这两点,日后道界各家争鸣就成定势,化解千年大劫的胜算也不知增加多少倍。
万生宗所有人和贾渝都看向郁深,等待他的决定。
郁深看了贾渝一眼,道:“我们还是不知现在结盟的目的变成什么了。”
贾渝笑道:“那我继续往下说。”
诸人才想起来,前面贾渝说过结盟的目的一变再变,已说完的话已变过了一次,后面还有一次变化,先听听最新的变化很有必要。于是,又都看向贾渝,耐心听下去。
贾渝接道:“枕星河的事解决之后,言行公子担心回不到言城,即把玄武神君传授的五行修行之密当众详细说了一遍,一让家兄贾通带回周城传达御金门,二请星河凌虚在他若是回不了言城的情况下代为传达离火殿。其实,要将五行修行之密传回火行,贾家亦可代劳,不过,贾家与星河凌虚之意相同,这件事应由言行公子自己做,我们也都相信言行公子一定能够回到言城。”
“当夜,枕星河年轻一辈十人翘楚相请言行公子,彻夜长谈,直到第二日天明,言行公子再次离开了枕星河,离开了苏城。”
世间道界因言行一人而开始聚合,终于有了密切的来往和情义。
贾通前面说的那段“佳话”就是在这时发生,不过有了之前的冷场,贾通这次没有再提。
诸人听得言行毫不藏私将五行断传的修行之密尽数告知,心感这也是一大功绩,想来五行都将因此而百般受益。
“当言行公子再次抵达大秦时,第三次与李治平密会。李治平再次劝说言行公子不要去黄城和黄龙观犯险,仍没能劝下,李治平只得暗派程洛在暗中保护。次日,言行公子便先行去了黄城。”
“一到黄城,言行公子便见满城凋敝之象,房屋破落,路无行人,亦无集市,便是那原本的世家大户,也门墙斑驳,没有一家用得起仆从。”
诸人听得一片酸楚。
卫朝阳道:“黄城怎会凋敝至此?”
贾渝摇头叹道:“黄城与大秦毗邻,各占中原半壁,地广人众,同样身在黄城的大秦监察司和执禁团的人也最多。又因天雷宫将黄龙山纳做了七野试炼之地,致使黄龙观与黄城隔绝,这就让黄城与外八城不同,无道门庇护,又反使得大秦和天雷宫对黄城的横征暴敛更加无度,那些生活奢靡的监察司和执禁团之人私下亦是收刮成风,长此下来,各家能变卖的也都变卖了,早已是不堪其负。大秦的军队和天雷宫近在迟尺,反抗则是必死,黄城的百姓只能是苟活一日算一日。”
白鳞的怒气已经写在了脸上,阴寒地道:“难怪黄城怨气滔天!”
贾渝又叹一声,道:“言行公子到黄城时,正是秋末纳粮之期,就在两日前,监察司司座登门黄城城宫,当着黄城主和满殿权贵提出今年黄城要纳粮一百五十万石。”
卫朝阳惊道:“什么?一百五十万石?!”
一百五十万石是卫城近一年的口粮,而这竟是黄城要向大秦纳的粮。
贾渝点头道:“其实,黄城近些年来,每年都要向大秦纳一百万石粮,黄城虽地广人众,但这已经是黄城的极限了。今年黄城本也是准备了一百万石,却不想监察司临时加收五十万石,这么做无异于绝了黄城百姓生路。黄城主愤而拒之,称大秦若要强收,便玉石俱焚。但谁都知道,此言不过是一时气话而已,黄城要反怎么可能玉石俱焚,只能是黄城易主,百姓涂炭。监察司实也知晓黄城不可能交出一百五十万石粮,那监察司司座只是想横征暴敛,便提出一两金抵十石粮。多出的五十万石粮,便是五万两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