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详说(二)
十城九道门。
针对天雷宫和大秦结盟,再去除万生宗和卫韩两城,实际结盟的,为七城七道门。
截止贾渝的话,言行后面走的路还很长。
已经听到的事,匪夷所思又峰回路转,带来了大好的局面。
在座的人已预想到后面发生的事会很精彩,但不知是何种的精彩。
个个竖耳聆听。
贾渝也不卖关子,继续道:“言行公子在与李治平一夜密谈后,第二日清晨带着他所知道的秘密前往林城。先到了林城流金消玉苑,本欲先见家兄贾腾,向家兄贾腾了解林城情势后再做下一步打算。可他到时,正是晚饭时分,人多眼杂,他毕竟是个生人,为了不给贾家带来麻烦,他先在大堂饮酒也稍作休憩。可仅仅是在他饮酒的两个时辰,就从身周林城的人,尤其是青仁堂修道者的反常表现上看出了林城的关系错综复杂。”
易沉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他的行事作风,初到苏城时,他也没急着去拜见星河凌虚,也是先投石问路。”
沈浮道:“他看出了什么反常表现,林城又是如何关系错综复杂?”
贾渝道:“此事是家兄贾腾说出的,言行公子留意到他仅仅只是以一副生人面孔出现在人群中,四周的人却都因此警觉,交谈的声音也控制着不让他听见,排挤孤立之意很是明显,本是寻欢消遣之地,本不应如此。夜深无人后,言行公子见到了家兄贾腾,直接问道林城是否暮秦的派系猖獗。而事实的确如此,林城有太多人坚信这世间不消多久就将被天雷宫掌控下的大秦一统,这些人就急着先为自己谋个好出路,早已倒向了林城监察司,其中不乏林城权贵,耳目遍及林城。只要有一丝与天雷宫敌对的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传到监察司耳里。”
易沉闻言一惊,道:“好在他没有冒然行事,否则必将引来追查。”
贾渝道:“正是,言行公子此去林城最终一定是要拜会林城城主和青仁堂堂主的,而林城这种情势下,他必然是无法直接登门拜会。于是,请家兄贾腾找人通传秘密会见,但林城暮秦之人实在太多,家兄也需要谨慎甄别。家兄本让言行公子稍待几日,以便去找到一个完全可以信任的人。可谁知,言行公子自己却提出了一个突破口,更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助力。”
郁深感到多此一举,道:“他既然扮作了鬼面,又有那块令牌,何须这么麻烦,大可以直接约见林城城主和青仁堂堂主,而后私下会面后再摆明身份,不说那些暮秦之人,便是监察司又有何人敢过问。”
贾渝道:“在张城时,言行公子的确是如此行事。但去林城,言行公子只以鬼面的装扮和那块令牌通过驿道,入了林城后,随即换了寻常人的装扮。”
郁深不知言行为何放弃这么便于行事的伪装,道:“为何?”
贾渝道:“因为那时李氏父子已成盟友,且在言行公子看来是最重要的帮手,为了不给李氏父子带来可能的猜疑,言行公子不想让人泄露出一个鬼面到过张城又忽然出现在林城。仅仅在张城,李氏父子可以借暗查数月前凌风谷的事压下,名正言顺,可再出现在林城,就不那么好压了。”
众人点头。
宁愿给自己增加麻烦和风险,也要保护好盟友。
又一位长老颔首称赞,道:“确是处事周到,心思缜密。”
沈浮道:“那他提出突破口是什么?意料之外的助力又是什么?”
贾渝不禁感叹道:“那也是言行公子在人群中饮酒时注意到的,一位女子一入流金消玉苑,就和言行公子一样让人敬而远之,而旁人对她的称呼,让言行公子知道她本是青仁堂的弟子。这让言行公子感到很奇怪,当时在流金消玉苑的青仁堂弟子很多,为何独独对那女子是这种态度。于是,便向家兄问了一句,那女子究竟是何人。”
卫菁菁蹙眉道:“本是青仁堂弟子?”
贾渝叹了一声,接道:“那女子也是个奇女子,名叫汪琴。虽然如世人和修道者一样出不了城,但却一别青仁堂十九年,数月前天雷宫降下的雷罚致使青仁堂死伤惨重,而她修为本不俗,当时却也不在青仁堂抵挡雷罚。过去青仁堂就对她多有非议,那之后,更有将她逐出青仁堂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