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聚合
李治平和窦渊又再次上路,去往苏城。
直到他们走后,李令山才在乾坤殿留下一句:
破煞象那夜出现在黄龙山的火行贼子已自行除籍,重伤逃入南野,与十九年前的言休一样。
没有过多的解释,也没有人多问什么。
一个本为天雷宫所不容的人,更不能容忍的事态,好像就此平息了过去。
只有姜天衡又一次受到了斥责。
言行算是有了一个交代,言休逃入南野后,十九年音讯全无,那就是早已死了。言行虽比那时的言休修为高得多,但重伤之下逃入南野,多半也是一样的结局。
可与言行一起出现在黄龙山的白鳞,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受命追查的姜天衡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已经无从追查下去。
可李令山只是一番无关痛痒的斥责,之后也没有对姜天衡做出什么惩处。
一切都显得很怪异。
乾坤殿中,现在还有二裁二罚三司,他们只能联想到奉世子之命正在奔走于各城的李治平。
世子已经介入,如此处置能向世子交代,那就只能是世子让李治平借此事大做文章。
现在的乾坤殿中,还不知世子要李治平做的到底是什么。
但显然是针对各城的。
此刻乾坤殿中七鼎,五人的心思都在对他们而言更重要的事上,根本就不关心。
姜天衡则为追查白鳞一事毫无进展却没有受到惩处而暗自松了口气。
唯有狄刚在好奇世子究竟要李治平做何等大事,才能对紫火现于黄龙山,道界私通坐实这等前所未有的重大威胁处理得如此草率?
但别人都没问,这里终究轮不到他来问。
等到他随同李治平去往西方二城时,自然会知道。
......
贾家的流金消玉苑,世间头等金字招牌。
贾家更有李氏亲赠的通行令牌,加之贾家常年行走于各条驿道,把守各个驿站的天雷宫门下与贾家专属行商的人来往得多了,慢慢也就熟络了。
何况,贾家一路所过,出手都阔绰,把守各个驿站的天雷宫门下从贾家收获的好处也不少,久而久之,贾家的人通行更加随意。
贾环派出去往各城传信的人,一路打点之下,不出五日都已抵达了各城。
这次传的,还不只是李治平要他传的信,还有此前贾询从言城传出的信。
贾环所掌的大秦盘龙城的流金消玉苑是贾家各城信息的中转,各城要传出的信息都会先汇传到贾环手上,需要再转的,都会由贾环再派人传出。
一收到贾环传来的信,各城流金消玉苑的老板也都各自活动起来。
而大秦传令或者说请求各城支援的文书却暂时还没有发出,为的就是先等各城知悉了详情。
否则,先收到了文书,拒绝了,后又通过贾家的传信知悉了详情,又改口同意了,这就说不通了。
......
言城流金消玉苑。
言明以看望安置的灾民为名,又绕到了不远处半山腰的流金消玉苑。
与贾询一起站在外,山腰下的是言城的个个村落,还能望见远处的主城。
言明手中拿着贾环传来的书信。
信中言及大秦百姓之苦,言及天雷宫和大秦无法像各城一样全城齐力救灾,也言及大秦百姓若是供给不上天雷宫和盘龙城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们的需求,如今已能看到的大好局面将又会被波及...
言明看完信,赞叹道:“这位李首辅,腹藏天下啊!”
贾询笑道:“言城主意下如何?”
言明道:“我好像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都已经决定了配合李治平试行一统了,李治平这个请求,在保证言城生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他当然不会拒绝。
更何况,李治平走后,李严为了推动王权一统的实绩,竟真的说服了驻在言城外的大秦三万驻军,调动了一半助言城恢复民生。
在大秦的军队调动不了,因为那些所谓的大秦百姓,在他们的眼里是弃民。
阶级森严。
可是驻在各城的军队却不同,驻在各城外,制衡和威胁各城,是出于天雷宫和大秦政令的需要。
此时政令有变,他们的职责也可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