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然而然



  越是深入大秦境内,言行又渐感虚弱。一行四人没有走入盘龙城,只是沿着盘龙城外延绵的村落间一路向北。

  看着那些简陋的屋舍,看着那些骨瘦如柴衣不蔽体的百姓,看着每一张脸上的愁眉和幽怨,言行感到了一股死气,活着的死气。

  又有悲鸣传入脑海,言行仿佛能看到空气中飘荡的阴魂在凝视着他。这是大秦数之不尽的弃民和被抛弃的孩童冤魂的悲鸣,无言而无尽的悲伤在蔓延。

  言行虚汗直冒,脚步蹒跚。这是洛依和易沉第一次见到他的症状,一头雾水。

  这一路在邱沐的搀扶下还勉强能坚持,直到走到黄龙山境内,言行又一次昏了过去,邱沐再一次将他背起。

  看来不止是灵雀山脉,其余几座圣山也会触发言行陷入昏迷。

  这给他们的前路蒙上了一层很深很深的阴影,到了玄武山怎么办?洛依一人从入口走到玄武堂都需十日艰难跋涉,她又怎能背上言行翻山越岭走到玄武堂?

  带着忧虑走出了黄城境内,言行又再次苏醒。

  洛依看着言行的眼神尽是担忧,而言行也自感是个累赘,更对自己产生怀疑,像我这样的人真的应该走上这条路吗?若身边没有这几人,我又能做到什么?连走都走不动。

  前方有一批大秦的军士,押送着除籍的百姓正在去往除籍之地的途中。押送除籍百姓的队伍虽都比他们早好几日出发,但那些除籍的百姓手上脚上都带着镣铐,一路走得很缓慢。走了足有一个月才刚刚走过黄城,到卫城还有近千里。

  当他们走过那一批百姓身边,看到每个人百姓的脸上都茫然无神,只是微低着头,如行尸走肉一般缓缓地迈动双脚。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念想,一切都没有了,虽还活着,但早已死了。

  每一个百姓的额头,都烙上了一个“X”印,那代表着他们已从原本的户籍中除名,他们已是不存在的人。

  邱沐不敢再看,他原本也是其中的一个,他不感到庆幸,只感到悲伤,只恨自己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寄望于言行能实现心中的大志,祈求上天的怜悯,救救这些可怜的人。

  洛依和易沉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横公鱼带回去,先让更多的人在疫病中活下去,让他们还有时间等待重生的机会。

  言行又经一次昏迷,走得越远越感到前路难行,他甚至连前行都需要有人背负,若解决不了这个困扰,他与这些可怜人又有多大的不同?同样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但奇怪的事发生了。

  几日后,距玄武山越来越近。几人本都在担心言行是否会又一次陷入昏迷,但却迟迟没有发生,连昏迷的前兆也没有出现。

  看着言行一脸的轻松,甚至还带着笑意。

  洛依疑惑地问道:“你没事?”

  言行望向玄武山,道:“没事,玄武山中的生灵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他仍笑着,传入他耳中和脑海的,是欢愉的声音,他只感到宁静,更感到有个声音在召唤和欢迎。

  虽然对言行的症状,对他为什么能听到那些所谓的声音越来越迷惑,但这无疑缓解了几人心头的担忧,看来玄武山这一趟不会有几日前预想的艰难,这一趟应该是来对了。

  终于,他们来到了驿道的分叉口。

  继续向前走,直通卫城。向右走,去往玄武山的入口。

  前几日担心言行会昏迷,本做好打算先把横公鱼放在玄武山入口处,几人一起进山,轮流把言行背到玄武堂。现在已经不需要,可以做不同的打算。

  在分叉口停下后一阵商议,易沉先把横公鱼带回卫城,带去除籍之地先解疫病。不过,邱沐说想去除籍之地看看,于是,和易沉一并去了。剩下的这段路,并不需要洛依手里的裁决令牌,有万生宗的令牌就足够,万生宗不南出,指的不是不离卫城,而是不到玄武山以南。

  多了五百里,这是万生宗的特权。

  洛依则带着言行一路走到了玄武山的入口。今日的玄武山入口没有了令人生厌的鬼面,看来二裁离山之后,玄武山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