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苏城气象



  一日后,言行和邱沐终于在将近一个月的远行后,踏进了苏城的城境。

  连接苏城外通秦道的,是一个小乡村,二人在乡路上慢步观望,只见田间劳作的百姓,和乡路上迎面走过的百姓,虽互不相识,但见到他们都会含笑点头。

  这也可看出,苏城的百姓并不如言城的百姓那般心有诸多忌讳。

  而各城现下都应该是查禁余波刚刚过去,苏城的百姓怎么可以这么快就从那恐惧和亲人的离别中走出?

  这分明不像是大劫刚过后的庆幸,难道是这个小乡村并没有受到波及吗?

  再过一个时辰天就要黑了,言行和邱沐还需找到今夜可以留宿的地方。

  这时,迎面又走过一个苏城农夫。

  言行走到那农夫身前,抱拳道:“请问,就近有没有客栈?”

  那农夫道:“你们第一次来苏城吗?”

  言行笑道:“是。”

  农夫向身后一指,笑着道:“我们这是个小村子,没有客栈的。二位要住客栈,向南再走十里就是鱼水镇,到了那里,什么都有了。”

  谢过那百姓,言行和邱沐又继续走了十里。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大镇,驿站上那个苏城老板也提到过鱼水镇,想来这里就是苏城的繁华所在。

  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但眼前的街道却不昏暗,夜灯明亮,夜市喧闹。正是饭馆酒楼上客时,而街道旁更是摊贩众多,叫卖声此起彼伏。售卖的,有吃食,有衣布,也有随身物件...琳琅满目,无所不有。

  除了售卖的人,街上行人也同样络绎不绝。成群结伴四处观赏,更笑颜不绝。

  在言城,入夜后,别说摊贩,就连沿街的铺面,除了少数几家酒食饭店外,其余的也都早早上板歇客。

  这番气象,比之言城又不知要开明多少。

  言行和邱沐都心有感叹,但腹中饥肠辘辘,他们需要先饱餐一顿。

  闻着阵阵酒香,二人走进前方不远的一家酒楼。

  酒楼掌柜笑嘻嘻地迎了上来,道:“客官,两位吗?”

  言行道:“对,两位。”

  掌柜道:“里面请。”

  把二人带到了一张桌前,待二人坐下,掌柜又道:“两位客官,吃点什么?”

  言行和邱沐哪知道苏城有什么名菜,言行道:“就上几个苏城特色菜,再来一壶花雕。”

  掌柜道:“嗯?二位客官不是苏城人?”

  言行道:“我们脸上写着不是苏城人吗?”

  掌柜道:“苏城人哪还有上酒楼点苏城特色菜的。不过客官这话倒也没错,您二位脸上,还真写着不是苏城人。”

  这话说的让言行和邱沐疑惑,下意识地各自摸了摸脸,又相互看了一眼,哪有掌柜说的什么字。

  掌柜又道:“两位客官是初次到苏城?打哪来啊?”

  言行笑道:“对,打言城来。初来乍到,掌柜的可莫要欺生。”

  掌柜的也不气不恼,哈哈一笑,道:“客官说的哪里话,来了苏城那就是苏城的客人,哪有欺客的道理。二位稍候,这就给二位安排几个苏城特色菜。”

  言行和邱沐只觉得这掌柜的确是做生意的好材料,说话甚是风趣。

  很快,掌柜的先拿来了一壶花雕,道:“二位先喝着,您要的特色菜很快就来。”

  说完正要走,言行一把叫住掌柜,道:“掌柜的,你刚才说我们脸上写着不是苏城人,这话怎么说?”

  掌柜的又哈哈一笑,指了指邱沐,对言行说道:“先不说您吧,就说这位客官,脸上都是愁容忧色,还有好奇探究。您再看我这的客人,还有哪一个有这样的脸色。”

  说着,掌柜环视了一下酒楼满堂的客人。

  言行和邱沐又是皱着眉头也跟上一一看去,只见满堂的客人都眉笑眼开,纵饮攀谈,哪里有一丝忧愁。

  看清了这差别,言行和邱沐都摇头一笑,他二人还真是与这苏城气象显得格格不入。

  几盘菜很快端了上来,掌柜的一一介绍,道:“这道叫酱方,咸中带甜,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这道叫碧螺虾仁,虾仁做主料,碧螺春做配料,茶香味鲜,清淡爽口。这道叫船鸭,陶罐中煨制,原汁原汤,香味浓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