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登门立威
南离宫,言议殿,殿堂宽大,几根火红石柱通梁达地。除此外,无甚装饰,站在殿内却有一派威严由心而生。
大殿内只设上首三座,言信坐于右首。
居中坐一人,那人一眼看去与言信容貌近似,只是相比言信,看起来却已有些许老态,须发间夹杂着不少白丝。
这人便是言城城主言明,他只比言信年长几岁,本也在壮年。或许是十数年来,坐在城主大位忧心忧力,使他超乎年岁的衰老。
坐在左首那人,看去年近三十,眉目飞扬,虽算不得多英俊,却意气风发。这人便是言明之子,言城世子,下一任城主,言彬。
座前,站着数十人,就是这站着数十人的大殿内,此时,却一片静谧,人人面上愁眉不展。
见殿内再无人说话,言明道:“此事已不可阻,当此形势下,各司各府各世家需当齐心。一则,期间切勿再节外生枝。二则,钱粮司尽快查点库余,除去都城赋税所需及必要的应急储备外,尽快呈报还有多少银钱可用。三则,各司各府今日起削减用度。”
说着看向言信,询问道:“三弟,你我二府先减去一半用度,无异议吧?”
言信未作思虑,当即点头,道:“无异议。”
言明颇觉欣慰,又道:“各司各府主事回去后且先与部属商议,若是都愿意,则近来俸禄稍减,若是不情愿,也不强求。当此关口,万望上下同心同力,待风波过去,诸事平顺后,必有所报。”
座下站着的众位主事人,见城主和三城主三言两语间已各自削减了一半用度,他们若再有推脱,那便大是不通情理。
于是齐声应道:“是。”
言明看着座下众人,点点头,再道:“各世家大户不同于各司府,我亦无权要求。只是,若有人愿倾力相助,我还是那句话,待此次风波过去,诸事平顺后,必有所报。”
话音刚落,只听得一人说道:“饶家愿捐金五千两,银两万两,明日送至城主府。”声音有些苍老,却仍有力,循声望去,见一老者,年事虽高,却面色红润,神情坚毅。
又一人道:“夏家愿捐金三千两,银两万两,明日送至城主府。”开口的这人是一壮年,看去比言信要年长几岁,实际与言明年岁相仿,只是不像言明那般超乎年岁的衰老。
这饶家,是城主夫人的娘家,那位老者正是城主言明的岳父,饶家当家。而夏家,则是三城主夫人夏紫英的娘家,开口那人正是夏紫英的大哥,夏家当家。
这两家与城主言家关系密切,一旦有事二话不说,慷慨解囊。而其他世家却有不同,一来有些世家无他两家家底深厚,二来毕竟多少有些亲疏远近之分。饶夏两家二话不说当即认捐,其余世家自是也认,只是这当捐多少,一时却拿捏不准。
言明看出各人心思,道:“别家也不着急,先回去合计合计,不论多少都是相助的情分,言家世代都将铭记于心。此外,认捐的银钱不必送往城主府,全数送往钱粮司。”
说罢,看着一个着蓝色差服的人,又道:“孙司座,各家每笔捐赠,你需记清楚,然后呈报总司。待日后司库充盈,这每一笔都需如数奉还。”
那孙司座恭敬地道:“是,必定无误。”这人便是钱粮司司座,中年微胖,双目有神,透着一股精明。
言明又道:“三司府,善后事宜需妥善,尤以工司、农司为重,莫起民变。各户被波及之人,核准名单后,配合钱粮司以一人百两银支取,用以安抚其家眷。”
三司府一司座,三辅座齐声道:“是。”
言明又看向两人,道:“刑罚司,监牢近期配合监察司调度。只是,被监察司发至监牢的人,在他们被送走之前,伙食不得太差。编籍司,除籍划名之人需与监察司核对清楚,以免有误。”
话毕,有两人回道:“是。”
诸事已然安排,可众人脸上愁容仍旧丝毫未减。
言明站起身,身旁言信和言彬也随之起身。
言明道:“言城,仰仗诸位了,我三人先代言城百姓敬谢诸位。”
说罢,三人向座前众人躬身行礼。
座前众人也连忙揖礼躬身,回道:“我等分内之事,必定尽职尽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