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三国(1)——曹操的诡诈之处-第2/2页



  杀杨修事件

  杨修被杀直接原因是以著名的“鸡肋”事件,被曹操“借惑乱君心之罪杀之”,但后人均认为杨修死于恃才傲物,常以小聪明揭穿曹操心思哗众取宠,曹操早有“杀修之心”。所谓“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拼爹、坑爹,任何时代都是普遍现象。其实还有“坑子”,是的,杨修被他爹给坑了。

  杨修的爹叫杨彪,忠于汉室。董卓当道时,杨彪反对迁都长安,公开与董卓唱对台戏,董卓想杀他。李傕郭汜当道时,杨彪周旋于两人之间,尽节为主,几乎遇害,郭汜想杀他。

  杨彪历任高位,后被汉献帝任为尚书令。曹操当道时,以荀彧取代杨彪为尚书令。荀彧是曹操数一数二的得意谋士,以他接位杨彪,可见曹操对杨彪的重视。后曹操称魏公前夕,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不支持曹操称魏公,同情汉室,竟被曹操赐毒而死。荀彧之侄荀攸,后也反对曹操称魏王,被曹操所忌,忧郁成病而亡。不忠于我终于汉室,一个团队的都没得商量,其他人能好过?

  杨彪一直同情献帝,不与当权者合作,被曹操构陷下狱,也许亏得杨彪操行良好,总是逢凶化吉,让曹操找不到定其死罪的借口。可是曹操找到了定杨修死罪的借口:“惑乱军心”。

  杀不了你,就杀你的儿子,老来丧子,人生莫大的痛苦,让你一生活在地狱中。

  于是杨修被杀,这也是曹操隐藏了他动机的一次杀人事件。除了杨彪,很少人知道。

  后来曹丕称帝,礼遇杨彪,欲其出任三公之一太尉,杨彪依然坚决推辞。你爹杀我儿子,我儿子的爹岂能为你爹的儿子效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