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梦照湖启正和约,格儿河飞骑决战-第2/8页



  午正?阴阳交相

  |午乃阴阳交相,抉择之意|

  “这么长时间了,他倒是活的自在。”

  曌帝的眼皮抬起,目光似金箭般射向太子身上,而后者脸上没有丝毫变化,相反,腰杆倒是挺直了些。

  曌帝的声音依旧沉闷,像是在斟酌要出口的每一个字:“你打点大理寺上下,将他供着,一日两餐,好吃,好喝,好招待。他除了一月前感了次风寒,一直没病没灾的。”

  曌帝的目光突然变得狠辣,对着太子大喝道:“周玉喆!你可知罪!”

  “儿臣何罪?”太子的腰杆依旧挺拔。

  “违背皇命!”曌帝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然后立即怒喝。

  太子皱起眉,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柔声道:“儿臣知罪。”

  曌帝似乎愣了一下,旋即慢慢抬起手,对着太子和怡王挥了挥,道:“下去吧。”

  谈话就这么结束了。曌帝将茶杯放在案上,一旁的萧川立即又为他斟满一杯,同时笑嘻嘻地说了句俏皮话,让曌帝高兴地乐了两声。

  太子和怡王走出殿外,等候多时的太子妃立即用手捻捻太子宽大的黄袍的袍袖——那里不知何时沾上一点墨滴。

  太子妃剜了眼太子,递给他一件白狐狸毛大氅,太子笑盈盈的披上,牵着太子妃的手快步离去。

  一队行色匆匆的宫女们突然走上玉阶,她们手中捧着香茶和各色吃食,疾步走进殿内——此刻曌帝该进膳了。

  让怡王印象最深的,是却才曌帝和太子的谈话。

  整个天下,还没有人敢这么和曌帝理直气壮地对话呢,即使是被曌帝视为掌上明珠的周玉明也不行。可今日,怡王算是开了眼界。

  雷霆之怒,太子只是淡淡的一句“儿臣知罪”就算过去了。曌帝既没有继续发作,也没有给太子定什么罪。

  许是因为太孙?怡王皱起眉头。不该,这绝不应该,二哥、四弟都有了孩子,就连常年在外的周玉明,也跟一个未过门的媳妇有了子嗣——平时曌帝最喜爱的,可是这个孩子。

  一碗水要端平,可不容易。

  怡王皱起眉,自己的大哥早已不是当年了,此时的太子爷,可以说就已经是皇上了。朝廷的大小事宜,基本都是太子做主,曌帝现在就只是在后宫享受。

  “啧。”怡王松开眉头,决定要去探探太子的口风。他想要知道太子希望他怎么和菁人谈。

  皇宫?太子宫

  朱红色的宫墙上趴着一只乌圆,阳光在它黑色的毛针上,散发着点点金光,而乌圆琥珀般的瞳子投着贪婪,它望着远处的几只鸟笼舔了舔上唇。

  “快快快,赶紧把这猫弄走,别再伤到殿下的俊鸟。”一个小太监站在宫墙脚下,招呼几名太监过来。

  “哎呦,小心着点,那可是荥王妃的小汤圆儿。”“都是主子,多加小心吧。”

  几名太监嘀咕着,想要将那只碍事的乌圆赶走。

  “大哥!”

  脚步声响,怡王大剌剌地迈入院中,全无冒犯兄长的顾及。

  捧着手炉的太子此刻正在一只鸟笼前逗鸟,笼中的夹钵左跳右跳,不住的叽叫,而太子手上的细竹枝却没有停歇,依旧在挑逗着它。

  太子听见喊声,转过头来,见到是怡王,便轻声的笑道:“哦,是三弟啊。来,坐。”

  两人在院子的竹椅上坐下,一侧的宫女立即奉上热茶。

  “三弟来此可有事儿干?”太子转头看向怡王,目光锋锐如尖锥刺来,将怡王看了个通透。

  怡王干笑一声,正要说话。可这时,披着狐裘大氅的太子妃快步走过来,递给太子一道奏折:“叶三川又上奏了。”

  太子从太子妃手中接过奏折,毫不顾及怡王在场,打开便看。

  叶三川的身份,除了银青光禄大夫、左柱国之外,还有一个太子宾客的头衔。这正是曌帝授意的,而牛鸿哲、李烨霖等人也和太子走的越来越近了。

  虽则如今太子大事要问曌帝,可从这些幕僚职衔的安排,仍可略窥彀中玄妙一二。

  曌帝是看准了周玉喆,太子之位绝不会变,大曌的皇位,太子已经坐稳了。

  一想到这儿,怡王心头不免升起一阵寒意。

  太子合上折子,不耐烦的摇摇头:“哼,这个叶三川,真是不让人消停。你还不能惹急了他,要不然,今日参皇上,明日参娘娘,后日焚表参玉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