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绒献奇缘



    这世上有个相当奇怪的现象,出门在外或者展示立场时,西土生人都会统一称自己为“云响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所谓的云响人与云响人并不相同。

    不同于城池设计千篇一律的中云地区,一旦离开玉梳县向南挺进,云响州方才会向外来者展示出她真正的个性。

    悬臂扩散的洪弓城,阶梯抬升的奇缘城,四座大方块环绕着中心“X”状内城的危垄城,以及主体为一条直线,形似鱼骨的绒献城。

    可以说它们的设计古旧原始,也可以说它们的设计是贴合自然因地制宜。人类总是在征服环境与顺从环境之间徘徊不止,又有谁能说对方一定是错的,自己一定是对的呢?

    九城线或者说连珠九城其实是个相当笼统的称呼,西云之地可不止九座城池,想要完成云响自由行也不一定要挨个踏过这九座大城。

    这是条商业路线,九城即为这条路线上的九座关卡。为什么说它们是关卡呢?因为,这九座城池历来都盘踞着极为强盛的本地势力,你想过去的话…总得付出点什么东西。

    他们会负责保护你的行程,当然也会收取对应的过路费用…至于收多少,那就看你“愿意”付出多少,或者原定的旅程终点在哪了。

    西极金珠洪弓城即为九城线的中转站,也是文明世界与乡土集团的分界线。

    相当有趣,尽管中间只隔了一片荒原。

    西云地区形成了上面一群生来便有家业可承,风花雪月不知柴米油盐的精英贵胄,与下面那一群拼尽死力气,才僵僵得以糊口的贩夫走卒们针锋相对的焦灼态势。

    这种对立永远无法弥合,哪怕立场骤然反转…这就是人类的可悲之处。

    更有意思的是,从宏观角度来看,两边大体上的战斗力竟然是呈五五对半展开的。

    吃得再好也只能锻炼嘴皮子,过得很苦却能熬出一身腱子肉,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我不太懂。

    经过洪弓城步入西云南方的货品价格至少要比出发时高了三倍,所以这地界的经济发展基本只能靠旅游业与居民们的死力气来带动。

    别的不说,光是前面这位在奋力拉车的健谈小哥,想拿下他都得费上我一番功夫。

    他拖着人力车,步履飞快,嘴里还不停介绍着城中的名胜古迹与奇闻逸事…顺带着还帮相熟的旅舍食肆介绍了一圈生意。

    想想也是,我跟荷士白共乘一车,俩人加起来凑个整都未必能到两百斤,估计都没人家平常锻炼时用的磨盘沉呢。不多讲两句话气都未必喘得匀,这活计接的…

    城中不许跑马,故此人力车便成了非本地生人出行游览的最佳选择。在我看来,这帮滔滔不绝的导游兼司机应该也是绒献城的特色之一,要不然这玩意早就该被淘汰了。

    “您知道绒献城为什么叫绒献城吗?嘿,这事就要从咱们左手边的这座丝坊遗址说起了…您仔细看,门廊左侧的柱子上面是不是有个…”

    “呃…等一下。”坐在五彩敞篷加宽大华盖飘香九龙车里,收获无数围观群众热烈视线的雪隐无比尴尬地挠了挠头。

    我是不是不该雇“最”舒服的车…?

    “有事您说!”健谈小车夫刷啦一下侧角划地来了个带着火花的人车漂移,扭过头来无比精神地原地踏起了原地小碎步。

    “那个…”雪隐揉了揉脑门:“能给我们换辆车吗,这个实在是有点太…”

    “诶?啊,这辆车不合您的喜好吗?”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身后这台足以摆到博物馆艺术品展览区里的超豪华车辇:“爷,实在是不好意思,这辆已经是我们这最好的车了。档次再高一点的就得去内城跟车行总部借了…而且那些都是用马来拉的,咱这小身板也拴不上那口嚼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