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购置火铳



  青龙山离江宁有80多里,走路至少要一天时间,如果遇到下雪至少要1天半时间。青龙寨有不少马车的,之前抢过不少富户的马车。宅子里有20多匹马,5-6头犍牛,犍牛之前有30多头的,后来被土匪吃了不少,也只剩那么多。

  今夜李二牛很狼狈,身上不但负了伤,腿上的伤口还在沽沽流着血,自己的后背上背着一个兄弟到现在还是昏迷不醒。此次想独自一人去暗杀王明,但是大当家给自己安排的跟班死活要跟着一起去。

  结果自己还是轻敌了,没想到王明的护院武艺如此高强,如此舍命不怕死。不然早就杀了王明,也不至于有如此狼狈了。

  好在这次出来有马车,马车停在离江宁城10里的山窝窝里,这大雪天想必没有人知道马车藏匿的地方。两人一路在黑夜的暴风中蹒跚行走,每走一步,李二牛就更加痛恨王明一分,等自己伤口复原了,发誓一定要带山上的兄弟们把王明的家平了。

  一直走到了寅时,大约后世凌晨3点的样子,李二牛的双腿和双手冻得已经全没了知觉,自己又累又饿又困。进入山里,马车停放的位置很好,山窝窝里没有风,雪有不少。马车上的车顶和枣红色马头身上也积了一层三寸厚的雪。枣红色的马匹不断打着响鼻,好像对主人泄愤一般,控诉主人无情把自己丢在山窝里不管不顾!

  李二牛根本没有理会枣红马的情绪。把肩上重如千斤还在昏迷的兄弟放入马车里,受伤的兄弟有点发烧。李二牛给他脱了外面一层全身是泥的衣服之后,给受伤的兄弟盖上被子。原本马车车厢里有铺了稻草,稻草上铺了棉被,十分暖和。但是整个狭小的马车里就没法坐其他人了,李二牛只能坐在车夫的位置赶车。

  看着兄弟昏迷发烧的样子,李二牛叹了一口气,这里是没有办法和条件给兄弟医治的,只能带兄弟回寨子里医治。

  李二牛从车厢后面挂着上灰色布袋里拿出一些大豆和麦麸。给枣红大马喂了一些豆麦,大马瞬间的欢快吃起来。

  李二牛在马车里取来高粱醇喝了暖和暖和身子。马车上的暖炉已经熄灭了,李二牛只能再次找来火折子和煤炭把马车里的温暖升起来。李二牛的两只手冻得已经没有了知觉,做起事情特别不顺手。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来。

  马车厢里有几个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的白面窝窝头,只能生了火再烤着吃,水囊里的水已经结冰了,冻得跟老冰棍一般,口渴只能吃点雪来解渴。

  差不多忙活了半个时辰,李二牛吃上了热腾腾烤得黑乎乎的窝窝头,喝上了高粱醇。吃饱喝足后,李二牛才驱使马车离开这山窝窝里,一路朝青龙山上驶去。

  三日后,府衙,军火库。

  周碧茹带王明在军火库里来看火铳。王明从小就喜欢枪,对枪支是非常有兴趣的。只是家里那时候没有让自己去当兵,否则摸摸枪的感觉一定不错。

  看着陈列整齐的各类火铳,王明大失所望!这个时期的火铳非常原始,就像一根烧火棍子一样。不要提膛线、快慢机这一说,就一个直筒枪管,连最起码的枪托都没有,一个字——陋!

  王明拿起一把三眼铳,仔细打量三眼铳,锈迹斑斑的。这三眼铳无非就三根铁管绑在一起。枪管有一尺长。是从枪管口灌入火药进去,装上瓷器碎片,铁砂之类的物品,点上引线燃烧发射。王明想到小时候白事吃宴席,大人拿着6眼火铳,对着天空点火,点燃引线,“轰轰轰!”几下,王明那时候吓得直捂耳朵,十分震撼。

  王明感觉小时候看得火铳比这精良得多,这火铳简直做得太粗制滥造了,怎么能放心打仗?王明抬眼看了一下府衙仓库里放置了不少三眼火铳和长柄火铳。

  王明端起一根长柄火铳,也叫鸟铳。枪身有些重,大约7-8斤重。看着这乌黑枪管外面锈迹斑斑的,有握把的长柄火铳枪管很长,大约有1.6米的样子,加上枪身大约有1.85米的样子。长柄火铳竖起来,比王明还高,他现在身高也就1.78米的样子。这火铳要是装上刺刀估计有2.3米的样子了。

  王明拿着长柄火铳上下打量。这是一杆火绳枪,所谓火绳枪是通过点燃引线引发火门,使其火药爆炸通过膛压产生推力使子弹按照枪管的方向出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