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茶馆风云



  王明回到家,把买来米放到米缸里,猪肉切成片,顺手做起午饭。王家厨房什么都没有,还是很原始那种土灶,特别笨重的大铁锅。这些和农村里小时候灶具差不多,这些菜做起来也简单,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油和鸡精,只有一坨黄豆大小的粗盐。唉,既来之则安之吧,将就地做吧,未来这家里这条件一定要改善。

  当看着香喷喷的米饭和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还有一碟青菜放在刘氏面前时,刘氏哭了,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一下长大了。第一次看到儿子那么麻利的做了两道菜,心里很感动,又觉得儿子是读书人金贵着呢,怎么可以下厨?再听到儿子把今天卖布的钱都买了米和猪肉,心里有一些无奈。儿子长大懂得心疼人了,只是不太会过日子,吃了这一顿饭后,只有自己努力再织布了卖钱了。

  吃完饭,王明把厨房麻利收拾了一下,厨房用具简单确实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和刘氏说了去城里转转,他想了解一下江宁城的一些产业和资源情况,看看自己能否在这个地方能否找到什么信息差,怎么在这里获得第一桶金。

  王明来到了城里一家“轩逸茶馆”坐下,连续走了好几家,就这一家生意最红火。茶楼有两层,二楼是单间雅间,一楼很宽敞,是坐着都是三教九流的各种各样的人,就和前世大排档一样,进去茶馆,里面闹哄哄的,根本听不清楚大家在说什么。王明心想:“以前是被电视里面的人骗了,说茶馆能了解很多资讯和信息”。静下心来听得很多信息都很杂,了解的信息也不算全面,并且有的信息感觉很落伍。但是对王明来说,就是快速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楼两个铜钱可以在茶馆坐一天,喝茶直接续水就行了。二楼才是听曲听评书的地方,上去雅间消费二两银子打底,王明咋舌,去趟雅间那么贵。按下心思,就在一楼打混吧。

  一楼纯粹喝茶,打屁,侃大山的地方,自己也可以买一点小吃。不一会这一桌说自己隔壁家的寡妇是暗门子,晚上半掩门接客云云。一会另外的一桌说燕北的周朝从衡水发兵开始要准备打我们梁朝,大谈国家形势,这是平民们最爱听的,听得这些闲来无事喝茶的人心里闷着一团火。

  原来大家都在担心梁朝亡了,梁朝的兵都是南兵,身体细弱无力,哪里能和北方的蛮子兵打仗,人还没碰就散了,像扎的草人一样。当官的贪污腐朽厉害,军队军纪败坏,当官的克扣军饷喝兵血。很多地方镇守城池的兵营的兵都是空营的,据说都吓跑了。这样周朝发兵过来如何顶得住?10年前,周朝曾发兵十万,由大将张亮和周国右相梁斌一齐南下,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济南,徐州,镇江,扬州这些大城的守城官直接降了。导致张亮大军常通过无阻地直接打到梁国都城——杭州城下。将杭州围了一个月之久,因杭州城防坚固,杭州军民用命。后梁国联合西夏国拓跋氏族人的大夏军从庆阳打到吕梁,周朝不得已从津冀之地抽调兵丁支援西北,需要大量的精锐助守雁门关,以防大同和太原有失,不然周朝燕京就位危在旦夕了。

  周朝右相梁斌本是梁朝皇室族人,因梁朝党争被迫投周朝。后因才能出众被提拔右相,在周国惹了很多争议,因此周国的右相为了平衡各势力的争议,毛遂自荐做军师辅助张亮一起南下。直到大梁割让了黄河以北所有城池,再赔款100万两白银,通过各地赔款求和这才换来十年的和平共存。割地后,梁国皇帝梁政郁郁而终,后来才有当今天子梁超继位称天启皇帝……

  王明憋着尿一直听着这些信息,茶水喝得太多了。扛不住了,要去茅房了。边走边想:这信息量有点大,这梁朝战力那么渣?这是三国吗?历史没有听过这些朝代?这江宁离杭州也不远。周国,梁国,还有夏国,听说云南那边还有个吴国,盘踞在云贵广西那一带。好家伙,看来不能光赚钱才行,这世界不太平啊,还得有自己的防护力量才可以保命啊。老天,我到底做了什么孽?穿到这个乱世,吃饭的家伙都还没赚到,又来各种烧杀抢掠,还让人活不活了?不论什么战争,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