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行



  残破的城市废墟中,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造访每一座高楼的残骸,收录每一个遇难者的魂灵。这是项浩大而漫长的工作。清醒对自身也是一种伤害,以免失去凭依的灵魂消散,米兰达用储备的材料为申夏制作了一个炼金人偶,让他帮忙做些小事。

  “张洪涛,男,26岁,父亲,设计师……

  刘茹芳,女,24岁,母亲,教师……

  张月毓,女,1岁,女儿。”

  母亲还在做饭,父亲抿着小酒,摇着女儿的摇篮车,婴孩抓着护栏“咿呀”的笑着。

  “行礼。下一家。”米兰达领着申夏躬身哀悼,迈过烧穿的墙壁,拜访他们曾经的邻居。曾经繁荣的城市,如今只剩下两个人,孤独便是最先被习惯的。但难熬的是不可避免的要与相识的人告别。

  “沈兰青,女,63岁,独居老人……”

  记录下的画面中,老人用一大早在早市淘来的菜肉烧好一桌饭菜,坐到门边等待子女的到来。她的一天好像就是为了等待。

  这个奶奶会在学校门口摆上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小摊,薄脆加的比别家的多。有时候申夏晚自习下课,饥肠辘辘时,还能看到那一盏昏暗的灯,和蔼的老人会慈祥的笑着,给他多打一个鸡蛋。

  “行礼。”

  “……米兰达,记录里,奶奶会等到他的孩子吗?”

  “也许。我只负责记录下被停滞的瞬间,但不妨对记录自行推演的后续报些希望,你说呢?”

  “嗯~”申夏低着头应了一声。

  “不是吧?你是怎么用着炼金人偶发出哭腔的?嗯,声带有必要再维修一下。”见申夏情绪又有些低落,米兰达拎着后颈提起只到自己胸口的仿生炼金人偶。

  “没有!”

  “好好好。”是个很感性的孩子呢。果然没安排错去处。米兰达眉眼低垂温柔地微笑,摸了摸脸上的疤痕,又认真地道:“你要学会习惯,这就是清醒的痛苦……走吧,下一条街区。”

  送走老人只是与过往人生告别的开端……

  “常瑜,男,16岁,高中生……”米兰达照常地接收灵魂中的信息,余光注意到了申夏偷偷咬紧的嘴唇。“认识?”

  “唔嗯~最好的,朋友!”

  “是吗。”人偶是不会哭泣的,但其中装载的灵魂会。米兰达拍了拍申夏的头,蹲下身,展开了自己储存物资的仓库,取出需要的素材。

  “我教你一个简单的不需要魔力的仪式,能够让亡者安眠的仪式。你来操作。”

  “嗯。”

  “在圆桌的三个角分别点燃三根蜡烛,再用象征月亮的月见草在围成的三角区域内摆出巨蟹宫的星图,大概是这个样子。在大多数的神话中月亮都象征着阴性力量,有着死亡与孕育的权柄。而巨蟹宫是代表少年的星宫,也是由阿尔忒弥斯守护的星宫,被月亮所庇护。最后该做的,就是向月神祈祷。但这个国度……”米兰达迟疑了一会儿道:“我在这里祈祷异乡的神,是否会有回应?”

  “那就向本土的月神祈祷……用西式的仪式,东方的神明会回应吗……”申夏也有些迟疑,低头沉思。

  “仪式的本质都是相通的。但在这片土地,该向谁祈祷呢?”

  “……常羲。”申夏猛地抬头,望向米兰达,“祷词有要求吗?”

  “心诚即可。”

  心中打定主意,申夏盘腿而坐,摇动安魂铜铃,念出了自己乱改诗词才拼凑成的祷词。“伏惟常羲,夜光合德,死则又育。长照兮离魂,佑魂兮归故土,抚囿兮子嗣宁,成礼兮鸣铃,长无绝兮终古。”久居于月宫的高洁之神——常羲啊,祈求您聆听我的渴望,月亮合乎德行,死亡仍可重生。您恒久的照耀远游他乡的旅人,庇佑他们魂归故土,归功于您的抚佑,苑囿里的子嗣得以安宁,祭礼已成,摇响铜铃,对您的祭祀,长此不绝直至终古。

  月华均匀的赐予祭坛上的花草,同样眷顾祭祀之人。米兰达恍惚间,看到了如同白玉的手掌抚摸过申夏的头顶。

  居然已经出现了吗?米兰达提起了警惕,平复了一下心绪,才开口道:“虽然刚刚那简单的仪式可称不上对神明的祭礼,但你的诚心确实被那位月神收到了。”

  “嗯。”申夏缓缓睁开眼,悲伤和在心底隐藏的恐惧与惊慌,好像也被一并安抚,心灵变得宁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