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北国篇 黄袍加身
赵胤治军只能在整个九洲已经跻身于顶尖之列。无论是殿前军还是虎贲卫甚至北周所有节度使麾下的军队,均对这位北周的战神充满了敬仰。
赵胤那宽广的胸怀以及豪气的态度,是北周所有军人心中的典范。
甚至可以说,如今的九洲,所有的将军都有可能遭遇到哗变,但是赵胤就是那个唯一的不可能。
可是赵胤如今就遭遇了哗变,在他得知柴彤驾崩的这一天。
以赵胤的身手,即使十万大军全部向他攻击,只要不恋战,全身而退的话,场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拦得住他。
但那样他就不是赵胤了。
先帝驾崩,而后军中哗变,大将夺权。这在大唐覆灭后这近百年的乱世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多年的治军经验告诉赵胤,此次的哗变并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在赵胤走出军帐的那一刻,直到方才还十分嘈杂的军队,一下子便安静了。
所有的士兵都围在帅帐之外,包括跟随了赵胤多年的亲兵。
“是粮饷不足还是我任人唯亲?”赵胤环顾了一周,对着将士们喊到。
这话被他融入了自己的“意”,周围的将士们忽然觉得这是整个陈桥驿的天地在向自己问话一般。站在前面的士兵甚至都有些晕缺。
“是我残虐不仁还是敌军太强?”赵胤又问了一句,此次的力量更是强过上次,站在前排的几个士兵甚至在这威压之中晕了过去。
“是北周无望还是敌国游说?”这是赵胤的第三次发问,一次强过一次,近十万人的大营之中,仿佛只听见了他的声音。
赵胤怒目圆瞪,继续环视着众人,所有士兵都低下了自己的头,他们无法与赵胤对视。
“北周无望......”一个道声音忽然在人群之中响了起来。
“什么?”赵胤觉得自己听错了。
“是北周无望!”又有一道声音响起,还是在人群之中,但是却比方才那道大声了许多。
如同溃散的堤岸一般,这句话一被众人听见以后,便立刻在士兵之中传了开来。
顿时“北周无望”不绝于耳。
赵胤原本就红的脸,在听到这句话后愈发的红了起来,怒不可遏。
“北周如何对不起你们了?!”赵胤运用全身的元气,对抗着近十万人的呼喊,“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北周朝廷可曾亏欠过你们一次饷银?北周朝廷可曾冤枉过你们一次?你们身为北周最为精锐的部队,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你们可曾受过半点的委屈?
你们打了胜战,哪次不是皇上亲自到城门迎接你们,以示重视?你们之中有人战死沙场,皇上又有哪次亏待过你们的家眷?你们受了重伤,皇上多少次进入军营之中探望你们?
如此好的朝廷,你们竟然说北周无望?简直荒谬!”
赵胤的声音又一次压过了十万将士,一时间鸦雀无声。
“可是先帝已经驾崩了。”人群之中又有一道声音响起。
赵胤此刻才意识到:是啊,自己口中的皇上,此时已经变成了先帝。
但是听到这句话的赵胤更加愤怒,他对着周围吼到:“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辅佐新帝,为北周打下一个太平盛世!你们竟然因为先帝的驾崩便哗变造反,这是真正的热血男儿应该做的事么?我对你们的行为感到无耻!”
“新帝年幼,太后摄政,外戚掌权,北周无望!”又是一道声音在人群中喊到。
“就是你!”赵胤一吼,而后伸手一抓,一股磅礴的元气凝聚而出,往回一拉,一个人便被他从人群之中拉到了身前。
“是你?”赵胤看着眼前的人惊诧道,“潘美!你贵为天子使臣,为何煽动哗变?如若是圣上对赵胤有所不满,请明示圣旨,赵胤一定遵旨而行!”
赵胤撤去了自己的元气,潘美落到了地上,答到:“将军,圣上对您的旨意我在帅帐之中已经念过了,并无新的旨意。”
赵胤两步冲到潘美身前,怒道:“即非圣上旨意,那你为何煽动哗变?”
潘美笑了笑,说到:“将军,莫非您真的认为以您的治军之严,威望之高,新帝的圣旨就算写明要将您拿下,这些士兵会肯吗?”
潘美说完,不待赵胤反应,猛地冲着赵胤跪了下去,说到:“将军,如今北周式微,还望将军能够坐上九五至尊之位,方能救我北周将士及百姓与水火之中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