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从北方刮来的一道强风(上)-第2/3页
第三,伍德护驾有功,封侯爵,赏全家黄金千两。另提林森为御林军统领,护卫京师。
第四,调西路大军至北方,防止北周南下。好了,下去用印吧。”
唐皇挥手让中书令下去以后,对面前的人说到:“这次的事,朕觉得应该是有人用了霜岭城这把刀来砍了我们南唐,是谁朕暂时还不清楚,但是想来那霜凌城为蜀国的护国门派,如果我们妄然行动,必定是北周与北汉得益。
此时北周正在伐汉,估计刘元分身乏术。所以此事定是北周所做无疑。
听闻北周那边新近有一个了不起的将领叫什么赵胤的,先是平辽,此次又作为伐汉的先锋,估计下一步就要到我朝了。只可惜我朝先是一败,被迫迁都,现在还不能聚集元气,只是希望众位能够齐心协力辅佐吴王,才不至于使我大唐江山灭亡。”
“臣等惶恐,定当不负陛下所托,望陛下龙体安康,率我等众人一统天下!”众臣山呼万岁后,便起身退下。
这时,唐皇唤了名言与颜阎留下。
“朕觉得应该要请衍庆大师来趟南昌府了,两位爱卿觉得如何。”众人退下后,唐皇在自己最信任的臣子面前终于露出了疲惫之色,脸色惨白。
“陛下,您的伤怎么样了?”名言急切的问到。
“朕的伤恐怕不轻,都是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也怨不得别人,今日这叶孤云不来,明日也得犯病。如此更好,反而给了朕安排后事的时间。”
颜阎泪眼婆娑,嘴角微微抽搐着,亲眼看着这个自己最疼爱的侄儿伤重如此,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舅父,朕没事的,只是苦了吴王这个孩子了,从小朕看着他长大,本就是个文人,此时却要他扛着这座江山,也着实苦了他啊。”
颜阎此时已经走到了唐皇的身边,握起他的手,渡了一股元气进去。如果颜华或者颜艺此时在这里一定非常吃惊,平时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父亲,竟然是一位倾语中境的高手。
“舅父别试了,花无泪刚才已经来看过了,并没有用。”虽然这么说,但是唐皇并没有阻止颜阎,而是看向名言问到:“老师,那书看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依老臣所断,当今应为第十五象——戊寅离下震上丰,谶曰:天有日月,地有山川。海内纷纷,父后子前。那执扫帚的少年应该就是方才陛下所说的赵胤,估计此人定会扫平寰宇。”名言说到。
唐皇一急坐直了身子,对着名言说到:“难道我大唐也将被扫,可有何防范之法。”
“陛下勿急,臣看第十六象中所述’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依臣推断,即使那赵胤扫平天下,估计将来天下也将是李家的天下。”名言安抚到。
“如此最好,只是不知道朕能不能看到我大唐一统天下了。不过北方的情况也不能忽视,还请老师动用暗部的人马,去监视一下那个赵胤的情况吧。”唐皇松了一口气后淡淡地说到。
“臣遵旨。”
“以后吴王就拜托两位爱卿了,希望你们能像辅佐朕一样辅佐他,这样才能保我大唐万世基业啊。”
名言领旨出宫后,在自己的书房里待了一整夜,直到东方见白时才出来。一只信鸽从他手中飞出。
如今九洲自盛唐之后便战乱不休,各个王国几经更替,现如今便有六个国家矗立在这九洲大陆之上。
其中中原大地以长江为界,东北方为北周,西北方为北汉,东南方为南唐,而西南方则为西蜀。西蜀往北的青藏高原之上,均为吐蕃诸部的领地。至于长城以北直至极北之处,则尽归大辽所有。
上述六国兵力不同,其中以大辽铁骑最为强大,北周次之,南唐再次。西蜀仅能偏安天府之国,凭借蜀道之难,但求自保。而北汉更是称大辽为父国,当真不要脸。至于吐蕃诸部,由于不常与中原往来,因此国力尚无人可知。
名言放出的信鸽,沿着从南向北的气流,越过长江一路向着北方的晋阳城飞了过去。
此时的晋阳城外两队军马正在列阵,其中一队军马正中的方阵里,周帝柴彤此时正眯着眼望着对面的辽军方阵。接着往外吐了一口唾沫对身边的将领说到:“赵胤啊,你说刘光那个不要脸的东西,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人,简直把他祖上的脸给丢尽了。啥都不会,就会叫辽人来帮他守城,要我说,还不如姓石的那个傻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