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那些广告,一些关于推广社交软件的广告。什么微信QQ自带的游戏玩死了要复活但不想充钱的时候,还有就是刷视频可以看到的那些推广什么的。不过很值得说一下的不是哪哪儿都可见的广告,而是我进入社交软件确实也就app榜单上看见的。其实它的广告也就让我知道了一个名字而已。

  在学校没事做不想学习的话,也就剩下一些和同学打游戏、聊闲天的事可以做了。要不就是太平淡,重复而没有一点波折。时间久了还容易无趣。一方受着游戏本身带着的算法,还有就是不断的重复着一件事情。有点像掉进水里的木有还是什么东西的,它沉下去一会儿,下潜下潜,之后缓缓上升。再“咚”的一声破水而出。晃荡几下后在波纹平静的时候也就回到了原点。这个东西好像是我的心。

  走错路了似的,不管转没转圈子,还是沿途返回。反正还是回到了之前的样子。时间于是就有空了下来。之前的时间大部分在学习,后来独自面对就读书写字了,因为收了手机。后来放假就打游戏、刷视频。再后来回过味就又开始看书。现在这部分时间从游戏里解脱出来,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干啥了。

  到目前为止(当时而言)还是一刻不停的。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精力,就是舍不得让自己去看更多的有趣的东西。回过头看去才知道什么实质的东西都没有做。又开始懊恼点。后来知道这样没用,但关在学校里也哪也去不了。手里的手机对我而言就只是会打打游戏什么的,也没有那种想象中的智能。看新奇,围观别人的事。和真正没有手机的时候的社交圈子差不多。

  当时聊的网上也有,看的热闹什么的网上也有。真正的想提升自己的东西还是没有找到。不咋知道在哪儿。后面有一阵看科普。后面知道连声音都是机器的那么还是不太考究的营销号。关注的也不是那么博学的人。也是啊,要是哪个人都知道为啥还要教别人呢?他也许得到什么启悟而不跟人说呢,还是他本身性格使然。或者他在知道很多的时候在看到更多的未知时觉得自己更加渺小了呢。这些都是问题。

  或者说,他真的是我认为的博学。那么是不是我也要走他的老路,是不是我就不比他优秀了。要面对一样的问题,最后在他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继续止步不前?也许我太肤浅,不想承认别人的优秀,和自己的无知。但自己去看了,得出自己的结论总比道听途说要好得多。

  也是我无聊久了,打算看看网上的人都在干啥。于是我进入了一个社交软件。但画风和我想象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我以为社交软件是一个大概差不多的同龄人的游戏。其次是大家有各各社团但都有很多的事情,也就是比较忙不太会在线是不是只有一部分固定的人在上面活跃的。再次没有那么多争端,大家都是有一定认知的,至少可以“和睦对待分歧”这件事(估计很难,要是太佛系还有点放弃的意思在,也不好处理)。最次不该有那么多的流行语让那么多人趋同。最后能真实一点。

  但也就想象而已。里面的人很多是未成年人。趾高气昂的未成年人。同龄的也就想想,聊天什么的就更别想了。谁也不想应付什么什么的,聊天一点都不轻松。还累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有很多的“树洞人”存在了,但那些人并不会倾听。也不会给出中肯的建议。只是一个话不会讲的简单的而不知道年龄的陌生人而已。好像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相同,他们没有自己的故事。觉得累人而只是看看圈子里面别人的生活。还有很多是别人的照片自己的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给自己贴标签的这一个功能。花花绿绿的词条可以代表自己吗?自己真的认识自己吗?有些时候其实并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说了就算的。

  社团也确实有,不过也就是一群蒙面人的聚集罢了。大家都只是挂一个号上,几百人的大群里鸦雀无声。是一个基本功能和名字毫无关系的地方。人去楼空仿佛什么虫子换下来的空壳。一地断壁残垣。有人的地方呢就好像一群花花绿绿的虫子聚集,挤一挤,闹一闹。不知道那些加上去花花绿绿的标签词条和空间里精美得像艺术照的自拍是他们给谁的讯号?还是哪哪的复眼,还是腹下哪条义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