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中秋佳节



  从古至今,江南的景色风光是多少人向往一观的。

  多少文人墨客为江南作诗作词,只为描绘出它的杏花春雨,它的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小桥流水,采莲人家。

  春意楼中,红袖满怀。

  与都城不同是,这里的纸醉金迷仿佛都带着点诗情画意。

  中秋佳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街上的花灯和灯笼如点点繁星,桂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远处河上一船又一船的画舫如梦如幻。

  许是因为这里是江南,有不少的采莲人家,所以有好些人写上自己的愿望放入莲花灯中,然后放到河里,让它带着愿望顺着河流一路顺风。

  可惜不远处还有捞莲花灯的老伯,因为莲花灯太多就会撞到船只,火会点燃船只,这可是会引起大火的。

  所以每年这些愿望有多少是能实现的呢?

  ……

  中秋节前夕

  “公主,这是远月拍卖行的请帖与他们送来的礼。”拂冬恭敬的递上请帖和一个小盒。

  司徒臻拿起请帖,看着上面的暗纹,打开里面,赫然写着:

  君来正是好时节,花好月圆,桂花香浓。

  邀君同看奇珍异宝,愿君赏心悦目。

  她看着这里面的句子,轻笑一声把请帖放到桌上,说:“这远月拍卖行的词,每年都相差不差,今年还是一如往昔啊。”

  她抬头看向拂冬说:“送了什么过来?”

  拂冬打开盒子,里面是一颗硕大的珍珠。

  “呵”司徒臻拿起珍珠说:“不错啊,这么浑然天成品相又好的珍珠,实乃珍品。”

  她放回盒中,笑着说:“那件白蛇戏服的头冠,加上这颗珍珠,作为点睛之笔。叫他们抓紧,中秋那天我要送于他。”

  “是。”拂冬问道:“公主,我们真的要中秋夜行动么?”

  司徒臻听到此话,心中闪过千般思绪,有过片刻的犹豫,但她最后的眼神依旧坚定。

  “拂冬,你是跟了我最久的人,你也知道我此行是为何目的,既然已经知道那账本与信件在何处,那中秋夜的热闹景象便是最好的时候。”

  “为此来到江南之后,我便大张旗鼓要为他做戏服,放话出去说要中秋佳节送与他,不可否认里面有我的真情,但亦有我做戏的部分。”

  拂冬看着司徒臻轻簇的眉间,她不忍的说道:“公主,其实…其实这次行动可以过了中秋再做…”

  司徒臻轻叹一口气,注视着拂冬说:“迟则生变,这样好的机会也再难找到!拂冬,念在要事要紧,回去之后自行领罚三丈。”

  拂冬不敢再多嘴,说:“是。”

  “哦,对了!”司徒臻挑眉笑着说:“之前我如此折辱燕三郎,他绝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所以中秋夜那日我走后,叫暗一戴上面具与他同游。”

  “公主,是觉得会有人…”拂冬说。

  “我觉得中秋夜是个好机会,他们说不准也会觉得,总之以防万一总是没差。”

  司徒臻在椅上伸了懒腰,眼神锐利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

  “啪啦”

  随着清脆的声音响起,茶盏在燕三郎跟前摔的四分五裂。

  四溅的碎片不经意间在他的脸上划出了细小的伤口,点点血从伤口处渗出。

  燕三郎连忙低下头,一把跪下。

  地下的碎片还未清扫,他跪在碎片上,锋利的碎片刺破布料,扎进肉中,血液将布料一点点的染红。

  “你还有脸说,我怎么就有你这么蠢的儿子!”

  燕老爷坐在椅上,手被气的直发抖。

  “不是您吩咐儿子这么做的么!”

  燕三郎不服气的抬起头,说道。

  燕老爷起身,走过去就打了燕三郎一个巴掌,说:“我吩咐你什么,我叫你去探探安平公主的虚实,我有叫你去暴露自己的身份吗!”

  “说你是蠢货,你还不自知!”

  燕三郎慌张的说:“爹,那我该怎么办?”

  “爹,您不能放任我不管的!”

  燕三郎跪着向前,在地上留下一道道血痕,他抓住燕老爷的衣袍,眼神慌张不知所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