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戏曲风姿-第2/4页



  林大家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接着说:

  “四功是:唱、念、做、打”

  “五法是:手、眼、身、法、步”

  “你们刚开始学,唱字做到基本便可,这基本的要求是字清腔纯,节奏准确,以字生腔,以情带腔。”

  “技巧感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唱居首位,俗称“一唱遮百丑”,唱得韵味十足或响彻云霄,能弥补其他功力的不足。”

  “念即道白,讲究清脆有力;做即表演,声音之外的所有形体动作如武生起霸、旦角舞蹈等难以尽数;打即武打。”

  “生行则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则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其中包括青衣(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彩旦,花衫。”

  “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净行可分为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武丑。”

  “……”

  说着林大家当着三人的面,唱了一段青衣的戏,无任何配乐的清唱,手跟着唱词舞动,步伐轻盈,眼神灵动,如同那妙龄身处闺阁的端庄女子。

  虽留着胡须,一身青衫,未做半点戏曲的打扮,但也却不觉得有什么异样感。

  看着他的身姿便觉得美极了,听着耳旁传来唱腔,真是享受。

  这便是戏曲的魅力吗?

  『关于四功五法与这些行,全都来自于百度,如果有错误,可以在评论区指出,敬请见谅!』

  『这里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京剧的角色具体有那些,后续不会再写了。』

  ……

  两年后

  黄昏将至,天色渐暗。

  院中有十余个孩童,看着前方的墨竹一同做着基本功。

  而其院中有三个孩子,让其余的孩子特别羡慕。

  林青玉跟着墨竹做完所有基本功的训练,整个人如同从水中被捞出来一样,衣服都已湿透,汗流浃背。

  一阵风吹过,他赶忙拿起外衣,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一旁的丁山瞧见,说:“青玉,你也太注意了吧,不过是一点风罢了!”

  丁云说:“哥,你就别说青玉了,像你这样一点都不注意,才是不好!”

  丁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好好好,我注意还不行么!”

  “就是,丁山兄!”林青玉笑着道,“我们都得注意自己的身体!”

  “古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我们虽无父母在身侧,可身体是自己的,自己如不爱乎,难道叫旁人来?!”

  丁山连连摇头道:“旁人来,我可不想被旁人占了身子!”

  林青玉听此话,笑着摇了摇头,并未再说。

  丁云拿起外袍为自己披上说:“哥,这个旁人不是这个意思,是叫你爱惜身体的意思!”

  “哦哦,青玉你别咬文嚼字!”丁山一边说着一边披上外袍。

  丁云看着丁山,恨铁不成钢的说:

  “哥,林大家特准我们三人跟着先生一起学习,你怎么一点都没学进去呢?!”

  “在这梨园内,又不是学会唱戏就可以了…”

  丁山听着这话,笑呵呵的说:“能吃饱饭,一世平安,便可!”

  丁云说:“可这人情世故,谈吐言论,但凡以后你上台唱的好了,那些达官贵人找你下来问话,你诺这样,岂不是…”

  丁山回道:“别担心,我慢慢学,先生不也说了吗,我还没开窍呢!”

  林青玉走到丁云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说:“丁云兄,何必如此担忧呢,往后的事皆没有定数。”

  “就说我们这唱,待到我们长大之后,这嗓音还会变声,到那时再唱才算作数!”

  丁云轻叹一声回道:“是啊,到时再唱,才算作数…”

  “那走吧,回房洗漱。”林青玉升了个懒腰,说。

  “好~”丁山丁云二人应答好后,走在林青玉身侧,三人并肩而行往屋子的方向走去。

  身后传来墨竹的声音,“青玉,主子唤你过去。”

  林青玉停住脚步,对着身后摆了摆手,说:“墨竹哥哥,待我整理好衣冠,我便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