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迅速发展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现场进入一种十分诡异的状态,三人齐齐沉默下来。
刘云凭借超厚的脸皮,率先打破沉默。
他像是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爽朗一笑:“上次见面实在太过仓促,都没来得及好好介绍。”
说着他朝林巡抚一拱手,颇有世家公子的风范:“在下刘云,是景溪商会二把手,商会的大小事务都由我负责。”
路小溪也柔柔一笑:“我是路小溪,商会老板。”
林巡抚干笑两声:“原来如此,失敬,失敬。”
上次岂止是仓促,简直是猝不及防,防不胜防。
那天见过这二人,回去他当晚就做了噩梦。
他偷偷的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这二人简直就是卧龙凤雏,恐怖如斯。
大家相互认识之后,林巡抚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路老板,本官回去之后思虑再三,决定将景城的盐引和茶引分给你一部分,不知路老板这项生意,能安置多少难民?”
路小溪勾着唇自信道:“林大人放心,定能将所有难民都安置妥当。”
……
林巡抚听她这么说,却更加不放心起来。
她但凡说只能安置一半的难民,自己也是相信的。
可她这一开口就打了这样的包票,让人怎么听怎么像是夸大其词。
林巡抚按耐住心中的质疑。
“既然路老板如此自信,那本官就拭目以待了。还有,希望路老板动作能快些,毕竟,不知有多少难民能熬过这个冬天呢。”
这就是暗示路小溪在冬天结束之前将任务完成呗。
路小溪并不慌张,她喝了口手边的热茶,澹笑道:“只要文书到位,我们很快就能开工了,保证让难民们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达成合作后,路小溪就让刘云跟着林巡抚去了办手续。
几天后,景溪商会就拿到了官盐和官茶,开启了从景城到周边各个城市新的商道。
路小溪不仅在景城开了几家盐铺和茶铺,还在周围大大小小的城镇都开了铺子。
这一举动可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路小溪挥金如土,很快就将景溪商会的这条商路打开,以景城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散。
城外的流民大多都被路小溪招来使用,成为了景溪商会的工人。
不过她也不是什么人都招,她只挑那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去干活。
至于老幼妇孺,若他们家中有劳动力,就给那人加些工钱,以此养家。
若是无依无靠之人,路小溪就给他们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计。
总之,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劳动赚钱。
若是她大发善心,平白供养那些人的日常生活,难免会使其他人心中不平衡,干起活来诸多抱怨。
那她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怎么说她也是个商人呢。
她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帮助这些人了。
景溪商会待遇优握,这些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比城中的很多人赚的都要多。
而由于这次行商主要以向周边城市扩散为主,流民们跟随商队也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
这使得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少。
也许再过一段时间,那些人就能赚到足以安家的银子,在某个小镇扎根呢。
*
眼看着冬天即将过去,城外再也看不见流民的身影。
林巡抚最近是心情舒畅,整日笑得是嘴都合不拢。
他早已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可以说是好好的嘉奖了他一番,夸他善于用人,竟将水患难民一事处理的如此妥当。
想他自从担任巡抚以来,工作都是按部就班,平平无奇,都没有做出过什么亮眼的成绩。
这次的事情可让他在朝中大出了一把风头。
几位朝中好友给他写信,说道这治理难民之法,也都是赞不绝口。
还说其他一些地方的官员也开始纷纷效彷此举来安置难民,可惜当地并没有像景溪商会这样雷厉风行的富商愿意出头,于是纷纷效彷失败。
林巡抚得到这个消息,不禁暗自得意。
这一方法若非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又怎能轻易成功呢。
同时他也深刻的认识到,这次景溪商会真是功不可没。
看看其他地方的官员,都没有自己这种运气,没能遇到这样具有聪明才智的老板!
林巡抚立刻差人邀请路小溪和刘云到景城中最大的酒楼吃饭,这次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二人。
午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