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2 晚会万象-第2/2页
“两周前我们还去她家来着,就她自己,好像是分了。”
“诶我听说了,是被那个了,”此处不知怎么顿了一会儿,“还是跟街舞社的新生,传挺开的。”
“那男的人确实不行,在我们面前玩得花着呢。”男性的声音义正言辞。
“分了拉倒,没见过他那么抠门的。上次一起的时候,居然就只给女朋友一个人买了点心,不把我们当人看是吧。”
反倒是这部分内容觉得亲切了,还自证了男女皆宜,无论出现在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栏前还是留学生的高级公寓里都没什么奇怪的。我转头正要投去感激的神情,忽然一株盆栽映入眼帘。这是摆在电视机台上的一小盆已经张开了的多肉植物,不过手掌大,却因为栽种在橙红色的陶盆里格外显眼,方才被电视挡住了。陶的质地将应有的鲜艳度拉低了几分,却和发脏的深绿色肉叶搭配的刚好,盆里又点缀了一把围成同心圆的碎石,摆放时想必经过了考量。趁着他们还忙于研讨花剑的给分制度是否合理,我小步向后退出会谈席,蹲到盆栽前。“唔这还真是。”不由得发出感叹声。长得相当不错,一根新生的枝条已经伸出来了,尖头渐变成紫色。虽然说多肉植物本就不需要特殊照顾,长到这个阶段也得花一番时间的。我忍不住伸手转了一圈陶盆,沙沙的摸起来很舒服。
几个女生站在落地窗前敲了敲酒杯,吸引来客们的注意。接下来屋子黑了,只剩下背景城市的蓝调夜色,将人的轮廓映得清晰;能看到男男女女站姿的剪影,修长的手臂搭着、环抱着、揣着只露出拇指来,这会儿都丧失掉了动作以外的独特性,优雅得千篇一律。交谈的声音逐渐小到呢喃,最后完全静谧了。这时正中点起几缕烛光,引得黑影们纷纷聚拢过去,才看清了是一盘抹茶蛋糕上的条纹蜡烛,数了一圈是20根。不知哪里起了个头,众人便顺着唱起生日快乐歌,两个小节、中英各一遍,最后以一阵掌声收尾。灯一开,来宾们又重新取回了各自脸上的老练与世故。女主人随即上前致欢迎辞:
“大家也知道我是这学期刚转来,真的被帮了不少忙,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了昂。我之前在东边,长岛那块,家里的原因,对酒店啦地产啦还算有些了解,希望以后能回报大家的照顾哈。”
周围响起欢呼声与口哨,我却觉得一丁点都不了解面前这个女生。
晚会继续了一个钟头,无非还是分成小圈子闲聊。寿星当然无需组织什么——她被围得抽不出功夫。Dennis又要拉我和其他几撮人“简单打个照面”。他说的不错:和S400相比是简单不少。我听下来,总结出这一**致的规律:几个在场围绕着另几个不在场的人展开某种评价性的讨论。它也自有它的深奥——也就是说为了加入话题,既需要认识眼前的人,也需要共同认识什么人。所幸规则是松动的,有不少接地气的变种,比如说可以通过聊起共同的友人来构建全新的“友情”。这就好办多了,毕竟和话题中人是什么关系只有自己知道;诸如“那谁我熟着嘞,我们吃过饭”这类无从求证的感慨也能迎来好评如潮。就连Dennis都投来赞赏的目光,末了竟然邀请我加入学生会。我像是通关了多么复杂的游戏一般,终于索然无味,独自坐在沙发上继续研究那盆栽半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