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个猴头
却说江何二人持礼沟通一番,定下同行之约后,就着江水擦拭脸庞,又寻得一处不计较二人打扮的绸缎店,购置了干净衣服,又踏上了旅程。
不过,二人皆是不知,这一次的会面,将会引起这个世界产生何等巨大的变化。
话分两表,长安城外西行五十里处,有一荒山,状若五指,草木难生,人迹罕见,却是五指山!
在那山顶,远远望去似有金光闪烁,隐隐有佛音入耳,端的是宝相庄严,威压十方。
此时在那山脚,有一白衣着巾,左手持净水瓶,瓶中生杨柳枝,右手捏如意法印,清净自然,那如意法印是如何行来?
正是中明握胎泉,明目过二道,不过是大拇指点到了中指第二指节处,其余三指两两呼应,成三山围绕壮。
一身白衣白布,素净不惹纤尘,行在崎岖怪石上却又好似如履平地,一步踏出,若远若近,似空似无。
此人身后,有一两髻小童,五六岁模样,小小的臂膀上提着一个木篮,内里摆放着几个圆润多汁的大红套子,面上用一块白布遮住,似乎是要免得被炽热的阳光所灼,失了其中水分,从而影响口感。
奇怪的是,这山路对大人不算难事便算了,可这孩童却也没有半分疲累的样子,相反,他脸上露出的反而是一抹别样的快感。
仿佛在不远处有什么值得他欣喜若狂,千百年都不会忘却的美事存在一般,端的是奇异莫名。
日头渐渐偏移,阳光却始终照在二人身上,可这二人既无汗液沁处,也不见半分异态。
当先的那中年妇人似乎面无表情,又好似百相并生,给人一种平和中正、亲近随和之感,身侧那孩童也是乖巧无比,兴致颇高。
日头到了正午,二人似乎也到了目的地,却也还是在这山间!
眼前既无村庄,也无行人,唯有一只赤目野猿不知为何蜷居在石缝之间,此时正微眯着双眼,仅有的两只手臂一只撑地,一只挠着颈后猴毛,略显惬意。
那猴子虽是猿猴模样,不知为何,却又有着非同一般的灵性,似能听人言,能明是非,能晓阴阳,也能通风驱神,搬山平海。
不过这万般本事,在它躯体具被头顶大山压覆下,好似也没了用处,唯有一个猴头,能体风雨更迭,日月移替,仅有一双长臂,能取眼前土石,能挠零上虱子。
一片平展的黄土前,先前那中年妇人和孩童拿着东西走了过来,见到这猴子,却也不显意外。
不过那孩童脸上的笑容明显更甚了几分,也不知是见到动物的好奇,还是看到玩具的愉悦。
“木吒,将果子递给大圣。”
“是!大士。”
听得身后妇人的话语,孩童脸色一肃,提着篮子走了过去。
白布掀开,一时间仙气弥漫,清香四溢,山石好像有了灵性,草木似乎有了智慧,明明是正午时分,山间野怪却变得活跃起来。
嗡——
不过几息功夫,这一切又都停了下来,仙气不再,清香也被局限在桃子周围,半点不能散去。
而那黄土一片的平地,一圈圈盈余的暗淡黄光正在缓缓散去,重新融入土中。而那山间精怪也好像平白被人抹去了声音,再也没了动静。
“呵,大士这仙桃不知是给俺老孙吃呢?还是拿来吓唬俺老孙呢?”
果篮离猴子还有一段距离,偏偏是伸长了手臂也够不到的位置,那孩童面带讽刺,似笑非笑的蹲在原地,静静的看着猴子。
此正是——
大士携童访大圣,山间野怪具欢颂。
仙桃在侧取不得,万般本领皆若无。
昔日纵马白云上,谁知犹有百般伤?
白日星斜土微扬,谁人识我美猴王!
叩叩,苍白的指节敲打在木桌上,发出有些清脆的响声,这才将小二吸引了过来。
“来咯,客官……”小二将桌布一搭,甩到肩上,偏偏看着眼前这两人显得有些迷茫。
眼前这两人,一人蓝衣贴身,偏偏是道袍样式,一人又是白衣僧服,头顶发亮的高光明明是和尚打扮。最为出奇的是,道士拿的是木剑,和尚拿的可是铁杖!
不过,何虚名见状清咳两声,到底还是有些尴尬,毕竟这道袍木剑都是借江流之手购置的,二人这打扮也难免对方误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