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群英账里起纷争/土柏岗上觅知音-第3/4页



无为道长皱眉道:“便是方才与阮女侠交手的棍法吗?我看也稀松平常,无非便是些专打下盘的路数,各位回去挑选些壮实的弟子,传他们些专打下盘的招数,区区骑兵何足道哉。”

黎歌冷哼一声,起身朝外走去。

左伯玉见议事接近尾声,便也起身随他而出。

黎歌出了大账,信步走到土柏岗崖边,望着远处黑漆漆的金军大营怔怔出神。

左伯玉拉着他席地而坐,缓缓道:“丐帮弟子遍布天下,大信分舵的舵主尚昆阳颇有远见,早先安排了几个兄弟混入金营,刺探军情。

前几日传来消息,完颜宗望几次催促完颜宗翰由西专东,合围汴京,但迟迟无果,完颜宗望便亲至函谷关催促。我等便在其必经之路埋伏,欲将其截杀。

昨日眼看将完颜宗望堵在绝路,不料又被他逃脱,据上官姑娘和邢化鹏等人所述,或许是颜姑娘将其救走。”

黎歌心道定是如此,讪讪道:“素素前日突然离开,或许真的参与此事也未可知,完颜宗望何许人也,很厉害吗?”

“完颜宗望乃阿骨打次子,南征北战多年,有大将之才,手下有‘冲天雕’金鹏、‘百里香’花翎、‘开山手’关冲、‘朝天棍’林东四个武林败类为爪牙,又有叛将郭药师举兵相投,在金国的威望如日中天。”

左伯玉长叹一声,又缓缓说道:“再说说你师傅,他先前曾做过剡县提辖,见不得官场劣迹,便辞官而去,专心做了一个乐师。后见不得民不聊生,一怒之下投奔了方腊,想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可惜方腊也非明主,否则依你师傅的才干,围攻汴京城的只怕就是方腊了。

你师傅一生立志救民与水火之中,泉下有知,也不愿意看到我汉民被夷族奴役,我希望你暂将儿女之情放在一边,专心破敌,莫要辜负了你师傅和宁前辈的殷殷期盼。”

阿骨打威震天下,黎歌倒也听过他的名头,完颜宗望既是其子,当贵为皇子,颜素素与他相识,应该叫做完颜素素才对,即便不是金国公主,恐怕也相距不远。

黎歌一时踌躇未决,讷讷道:“侄儿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左伯玉和蔼道:“你且思量一会儿,无论做何选择,我均不怪你。”

说吧拍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开。

黎歌一个人呆坐半晌,直至金营中闪起点点炊火,茫然从腰间抽出竹笛,放在唇边。

他心乱如麻,不知素素身在何处,只觉前路茫茫,不知何往,一曲《行路难》自口中缓缓漂出。

笛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轻缓时如涓涓细流、激昂时如山洪咆哮、轻快时如纵马观花、低沉时如沼泽流沙。转折变调之处棱角分明,喜怒传情之时每每无常,令人思潮起伏、心情大起大落,难以适从。

黎歌今时不比往日,专心吹笛之时,内力灌入笛腔,声音聚而不散,被东南风轻飘飘送在金军营地上方。

一曲方罢,黎歌心中更觉烦躁,起身仰天长啸,声音尖锐高亢,直入云端,声传数十里,久久不散。

“黎兄大才,竟想出如此疲敌良策,有琴拜服。”

不知何时,上官有琴已出现在他的身后,怀抱瑶琴,款款说道。

黎歌略一思忖,莞尔道:“在下并非有心如此,只是心中积郁难抒,叨扰了姑娘美梦,实在是罪过。”

上官有琴长发披肩,在月色的笼罩下飘然不似凡人,缓缓将瑶琴置于地上。

“曾闻裘前辈不仅智计过人,音律更是独步天下,闻黎兄一曲,方知传言不虚。小女子才拙计短,粗通声乐,欲与黎兄合奏一曲,不知可否赏光?”

黎歌兴趣缺缺,摇头道:“夜色已深,明日便是决战之期,姑娘何不养足精神,多杀两个敌寇?”

“袁山松为‘三绝’之末,黎兄既奏了他的《行路难》,怎能少的了‘笛仙’的《梅花三弄》呢?”

说罢随手拨了一个音节,声音如空谷幽兰,清泉滴水,煞是好听。

黎歌见她手法纯属,久未与人合奏,不禁一时技痒,点头道:“既如此,敢请姑娘起个头,在下斗胆续貂。”

上官有琴微微一笑,玉指在弦上轻轻划过,但听声如流水,音似珠落,正是桓伊的梅花三弄。

黎歌抛却诸般杂念,举起竹笛,随她缓缓吹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