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玉蟾现世/奇丐传功-第2/3页
一路上风驰电掣,奔跑起来毫不费力,一口气跑出五里,来到溪边。
溪边土地松软,留下不少足印,颇为杂乱。细寻半晌,也分辨不出哪个是颜素素留下的。
心急之下,沿溪东走,沿途有不少打斗的痕迹,留下二十余具尸体,大多是金军的,宋人装饰的也有六具。观其服饰,均是丐帮弟子。
待得向北折行,入了山中栈道,却再未见任何痕迹,也不知颜素素是从栈道潜走,还是找错了道路。
黎歌沿栈道一路向北,不时停下脚步,附身仔细查看,以期能找到蛛丝马迹,却是毫无所获。
猛然眼前一亮,却是已经登上山顶,山下便是绵延数十里的金军大账。
黎歌颓然坐在地上,心中无限惆怅,不知到何处去找颜素素。
“呜……”
一声军号长鸣,但见金军营地犹如睡狮初醒,一股股钢铁洪流从各个大账中涌出,如同汇流成河,聚在一起。
待得出了辕门,但闻号角齐鸣,战鼓如雷,各部或东或西,缓缓散开,漫山遍野,向汴京城缓缓推进。
一通鼓罢,十万大军已经整整齐齐列阵在汴京城一里之外,人不喊,马不嘶,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黎歌何曾见过如此阵仗,一时间只觉得浑身血液仿佛沸腾了一般,呐呐道:“大金国如此军威,天下谁人能敌?”
黎歌正出神之际,不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臭小子长他人之气,灭自家威风,简直狗屁不通。”
黎歌回头一看,不知何时,身后已经躺了一个老乞丐。
但见那老乞丐鹑衣百结,蓬头垢面,枯瘦如柴,此刻躺在地上,一手枕在头下,一手提着个酒葫芦放在肚子上,架着二郎腿,恰意地晃动着。
黎歌早已不是莽撞少年,心知遇到高人,笑着抱拳道:“前辈好身手,躺在小子身后我却没有半点知觉。”
谁知老乞丐并不领情,白眼一翻,呲着满口黄牙骂道:“看你小子修为不弱,为何这般懦弱,金国狗只是拉出来散散饭,竟将你吓破了胆。”
黎歌奇道:“只是散散饭便这般威风,若两军对阵如何了得?”
老乞丐咕噜噜猛灌一口酒,翻身而起,拉着他走到崖边道:“你且看好,金国狗气势虽强,但所倚重者不过有二,一者骑兵之强,二者将士之勇,至于兵法战阵,皆是粗鄙不堪。若两军对阵,破之易如反掌。”
黎歌听他说的简单,只当他胡吹大气,皱眉道:“小子虽然不通兵事,但也知金军兵强马壮,将士用命,已然立于不败之地,若要破之谈何容易?”
老乞丐笑道:“对于别人来说或许不易,但对你来说,却是和喝水吃饭差不多。”
黎歌摇头道:“你这老乞儿满嘴胡话,我只怕连一个金军都打不过,却让我去破这数十万金军,简直天方夜谭,不知所云。”
老乞儿道:“行与不行,试过便知。”
说罢从背后布袋中抽出一把短刀来,走到树林里,随手砍倒两颗手腕粗细的白杨树,但见不屑纷飞,一袋烟的功夫竟削出两根光溜溜的齐眉短棍来。
老乞丐将其中一根扔给黎歌道:“且试试趁不趁手?”
黎歌颠一颠短棍,差不多有五六十斤,随手一挥,呼呼作响,满意道:“略轻了点,也算趁手。”
老乞丐将手中木棍往地上一插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老乞儿便传你两手棍法,专破骑马的金狗。”
黎歌连忙摆手道:“我对你的棍法不感兴趣,对金军更是不敢兴趣,您既有如此本事,何不自己去呢?”
老乞丐翻脸道:“学与不学,由得你吗?”
说罢一棍朝黎歌腰上扫来。
黎歌举棍横挡,不料老乞儿力量奇大,将他一棍砸的向后翻倒。
“这一招叫横扫千军,讲究腰马合一,集浑身力量于一棍之中,横扫马腿无往不利。”
黎歌翻身跃起,顾不得拍掉身上泥土,怒道:“老乞儿太不讲理,哪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老乞儿哈哈一笑,轻轻一踢棍端,但见那木棍自他腰胯转到背后,又自肩头转出,被他轻轻一扳,速度陡增,呼啸着朝黎歌当头罩下。棍声呼呼,如狂风肆虐,力道犹胜方才。
黎歌不敢硬接,就地一滚,狼狈躲开。
“此一招名叫担山荷月,讲究借力打力,调动浑身每一寸肌肉,但凡木棍所触,肌肉弹起,木棍上的力道越聚越多,最后聚成一线,自然力大无匹,千军辟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