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追敌酋,群雄争功/藏枯井,黎歌独奏-第3/3页
不过你放心,本少爷也是命不久矣,马上便下来找你,和你合奏尚有些意思,与这井壁合奏实在无趣。”
说道这里猛然眼前一亮,拍腿叫道:“对呀,即使面对的是辛老头,他若有意捣乱,我也是曲难成调。我何必要将回音视为敌人呢,若能将之想象成辛老头,不就可以与我合奏了吗?”
此念一起,顿时感觉精神也好了很多,再次将竹笛放在唇边,轻轻一吹,闭目仔细聆听回音的方向、高低及快慢变化。
良久会心一笑,再换一个音节,又闭目聆听。
如此反复实验,将曲谱之中五音十二律一一试过,细思良久,突然忍不住哈哈大笑。
“辛老头,我终于明白了,五音自定,十二律阴阳互生,我吹黄钟,井壁反弹回的当是大吕;我吹大簇,回音便成了丧钟;若我吹姑洗,回音又成了中吕,如此阴阳相生,十二律便可生生不息,虽只一人,亦可得十数人之功。”
笑罢之后,调匀气息,一曲春江花月夜自唇间流淌而出。
《春江花月夜》虽然复杂,但好在算得上是黎歌最为熟练的曲谱,加之曲谱本身适合合奏,故而与师傅练习的最多。
黎歌以井壁为伴,视回音为和弦,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而开始尚有些生涩,难免乱了几个音节,后来逐渐顺畅,丝毫不爽。一时间枯井之中犹如千人齐奏,万匠附声,直震的井壁嗡嗡作响,脚下井水也是波光粼粼。
如此奏笛,实乃千古未有之事,只可惜如此奇事却发生在枯井之中,不为世人所知也。
黎歌越吹越畅快,对声乐之道的理解突破层层壁垒,只怕已经超越了师傅,达到一个闻所未闻的高度。
“汩……”
一声蛙鸣自身后响起,直吓的黎歌差点将竹笛扔掉。
回头一瞧,只见身后的进水中趴着一只黑不溜秋的蟾蜍,此刻余音未消,但见蟾蜍周身的水纹极速波动,比之别的地方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汩……”
又是一声响亮的蛙鸣自那蟾蜍口中发出,水纹波动愈发剧烈了一些。
待得余音渐消,水纹也逐渐消失,蟾蜍也静静俯在水中,一动不动。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黎歌觉得蟾蜍身上的黑色似乎褪去少许。
黎歌心中一动,弯腰将蟾蜍捏起。入手温热,硬邦邦的却不是活物,凑到眼前一看,只见那蟾蜍通体漆黑,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孔,非金非玉,反转肚皮,果见刻着“灵蟾认主,武林称尊”八个小篆。
不是灵蟾还是什么?
黎歌没想到武林中人人梦寐以求的灵蟾就这么稀里糊涂出现在自己面前,一时犹在梦中。
略一思忖,黎歌依然将灵蟾放回水中,又将笛子横在肩头,如刚才那般,奏响春江花月夜。一边吹奏,一边眼巴巴望着灵蟾。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