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青州府玄德娶妻,陈留郡边让骂曹
却说赵云赶上车驾,只道乐进孤身来追,并无兵马。萧睿想了想道:
“此必曹操醒悟,然乐进未带兵马,想是曹操欲放我等离去,只是乐进心中不忿,私下来追。
不过曹操此人喜怒无常,我等尚需尽快赶路,以免再出变故。”
赵云点头称是,催促车马速行。又过一日终于进入青州地界,众人方才放下心来,遣人快马报于刘备。
刘备闻报,心下大喜,出城相迎,见萧睿双目含泪长叹道:
“安之此去将近一年,备日夜思念,食不甘味,所幸安然而归。”
萧睿翻身下马拜道:
“此去未有寸功,却劳主公挂念,睿之过也!”
刘备笑道:“安之妙计诛除董贼,何言无功?”
萧睿愧道:“董贼虽死,然李傕、郭汜寇反长安,天子方出虎穴,又入狼口,吾何敢言功?”
刘备闻言,仰天长叹:
“汉室江山何如此多磨难?此为天意,非人力可为。安之不必自责。”
又振奋精神大笑道:“纵有万般磨难,但有吾刘备一日在,便当保大汉不失。今安之平安归来,即为大喜,理应置酒贺之。”
说罢,命人去置酒摆宴,为萧睿等人接风洗尘,一行人等便同往城内。
蔡琰于车内,将车帘暗挑一小缝儿,偷觑刘备,见其仪表非凡,顾盼睥睨,于温和中多露英雄气概,心下暗喜。
貂蝉于旁低声调笑道:
“皇叔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忠义布于天下,仁德扬于四海。妹妹托身于此英雄人物,当真令人羡煞!”
蔡琰玉面微红,亦笑道:“姐姐此言恐是口不应心,子龙将军姿颜雄伟,相貌堂堂,又兼武艺绝伦,乃世间少有之神将,只恐姐姐喜不自胜,又何来羡慕旁人?”
貂蝉闻言大羞,只是不依,二女于车中低声笑闹不止。
至城内,设酒摆宴,亦请二女入席。酒至半酣,众人多有感慨,或言司徒公忠义无双,或言蔡公名满天下,俱是叹息不已,二女亦频频落泪。
忽有位于末座者,醉道:“蔡伯喈死于王子师之手,今其女竟与仇人之女同坐一席,言笑晏晏,其泉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众人为之一静,刘备大怒,欲将其赶出门去,蔡琰缓缓起身道:
“王司徒与吾父亦是知交,当日吾父见董卓死无全尸,心下不忍,以一曲“断肠”相送,以酬知遇之恩;司徒公不徇私情,收杀吾父,乃彰国法。
吾父不惧生死而保士人风骨,司徒不畏人言而显国家大义,此二人皆高风亮节之辈也!
吾父求仁得仁,至死无一言相怨,吾岂敢视司徒公为仇耶?
公既出此言,当为蝇营狗苟,小肚鸡肠之辈,请勿再言,恐污众耳!”
那人面如土色,仓皇而退,众人哄笑,大赞文姬才学,有乃父之风。
待宴毕,刘备私召萧睿、荀彧来见,言蔡公旷世逸才,名满天下,今既以女相托,万不敢轻慢,当以妻位待之。
萧睿、荀彧二人俱是称善,萧睿笑道:
“主公只道蔡公如何如何,不知蔡氏之女如何?”
刘备老脸微红道:“文姬博学多才,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备自是倾慕。
荀彧大笑道:“既如此,还有子龙之事,便一应包在吾身上。”
十数日后,赵云先是娶妻貂蝉,又过半月刘备与蔡琰结亲。短短一月之内,两次喜事,刘备命于城中大排筵席,不禁宵夜,与民同乐,城内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又说曹操,自那日纵走了萧睿便心内郁闷,后又闻乐进孤身去追,被赵云十余合打落马下,更是烦躁。
于是离了济北国,回到东郡,于府中饮酒作乐,恰逢陈宫来见,操命请入。
陈宫施礼拜道:“主公,吾闻昔日九江太守边让,于去岁弃官返乡,今赋闲在陈留,主公何不前往求之?”
曹操闻言问道:“此人有何才能?”
“此人博学善辩,善写文章,曾作《章华赋》,名噪一时。乃兖州名士也!”
时操已微醺,闻言答道:“闻公台所言,不过一清谈之士,可持吾令,召来相见,何劳吾亲往?”
陈宫不悦道:“边文礼久负盛名,昔日大将军何进,亦折节相交,孔融、王朗等名士争相拜访。主公安能慢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