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张燕出兵袭邺城,许攸求援奔兖州



  张燕大摆酒席宴请简雍、赵云,席间商议结盟出兵一事。

  张燕道:“如今乃是深冬,大军出山不便。吾意初春进兵,奔袭邺城,袁绍老巢被袭,必然回军。

  刘皇叔与公孙将军衔尾追之,吾等两面夹攻,袁军必败。宪和先生以为如何?”

  简雍略做盘算,道:“就依将军所言。”

  商议已定,张燕又留二人盘桓几日,二人便回磐河将张燕同意进兵一事,禀告刘备。

  刘备、公孙瓒闻言俱是大喜,只道这次定要生擒袁绍,于是又各从后方调兵,以备他日决战。

  这一日,忽有探马来报,道孙坚攻伐刘表,中了谋士蒯良计策,于岘山中伏身亡,其子孙策领军撤回江东。

  刘备闻报,默然半晌,长叹道:

  “文台勇烈,昔日讨董英姿犹在眼前,谁料短短一年时间,便已身殁。

  如今董卓未死,天子尚在贼手,而诸侯乱战,这汉室江山……”

  萧睿在旁道:“主公勿忧,吾闻董卓愈发暴虐,天人共愤,朝中尚有忠义之士,早晚设计图之。”

  刘备苦笑道:“即便董卓身死,恐尚有第二个,第三个董卓。”

  萧睿道:“如今诸侯各怀异心,吾等远在青州,欲要勤王,却是鞭长莫及。

  然若此次击败袁绍,取得冀州,他日董卓一死,率大军入京,奉天子以讨不臣,汉室再兴有望矣!”

  刘备闻言,振作精神道:“既如此,此战需必胜!”

  初平二年,春,张燕率二十万“黑山军”,杀出群山,劫掠沿途郡县,直抵邺城。

  磐河袁军大营,袁绍面沉如水,麾下众将乱作一团。

  “主公,邺城乃我方大本营,万不可失,请主公速速班师回援。”

  郭图惊慌失措的说道。

  “小儿之见,若是此时退兵,刘备联军必衔尾追击,吾等皆不得回也!”,却是逢纪,逢元图。

  “无谋竖子,邺城若破,冀州人心散矣!其两面夹击,吾等安有活路?”,许攸跳着脚大叫。

  一时间,有言回援者,有道固守者,一众谋士吵作一团。

  “够了!尔等住口!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袁绍只觉脑仁儿一阵阵的疼,捂着脑袋琢磨,只觉的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实在拿不定主意。

  “主公,依吾看来,邺城不可不救,然却非此时。”,一素衣文士出列说道,却是田丰,田元皓。

  “哦?元皓有何高见?”

  “邺城城高墙厚,尚有三万精兵,又有公与在内,张燕虽有二十万大军,多为乌合之众,以公与之才,守上数月,当不成问题。

  吾等只需退了刘备、公孙瓒联军,再回援邺城,内外夹攻,张燕必败。”

  袁绍眼前一亮,忙问道:“元皓可有退敌之策?”

  田丰笑道:“刘备联合张燕,引军攻袭吾军后方,吾等为何不可?”

  袁绍思索一番道:“汝是说曹孟德?”

  “正是,曹操蒙主公表为兖州牧,如今兵多将广,正可以为援,使其出兵奔袭平原,刘备必然退兵。公孙瓒孤军难有作为,只令一大将与其相持即可。

  主公可领军速回邺城,沿途召集兵马,与沮公与内外合击,则张燕可破矣!”

  袁绍闻言大喜,道:“元皓可为吾之子房也!如此,何人愿出使曹操?”

  一众谋士见袁绍盛赞田丰,心内俱是不忿,许攸出列道:“主公,吾与曹操有旧,愿领此命。”

  袁绍喜道:“子远若去,吾无忧矣!”

  许攸闻言,得意洋洋领命去了,一众谋士心下暗恨,只道小人得志。

  却说曹操在兖州,征兵招贤,日渐强大。

  这日召郭嘉前来,问道:“军师,如今刘备、公孙瓒于磐河攻打袁绍,张燕又引军袭其后,吾观袁绍将败,如此刘备势大,若攻吾等,如之奈何?”

  郭嘉洒然一笑道:“主公勿忧,吾料袁绍抵挡不住,定会向主公求援。”

  “哦?”曹操犹疑未定,忽有士卒来报:“主公,袁绍使者到!”

  曹操大笑道:“奉孝算无遗策,真鬼才也!”,叫人将使者请进大帐。

  “哈哈………阿瞒,尚记得许攸,许子远否?”

  许攸哈哈大笑,走进大帐,曹操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也哈哈大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