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出发前的准备
在知道宝玉不会动自己的那一份家产后,贾赦虽然假惺惺埋怨了几句,连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侄儿出征,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但眼底那掩藏不住的窃喜还是深深地出卖了他的凉薄天性。
宝玉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狗屁倒灶的人和事。
他今天已经收获了三分来自亲人的财富,区区一个荣国府,实在是看不上眼。
送走贾赦一家,宝玉关上门,跪在地上又给老太太、太太、贾老爹三人,每人各磕了三个响头。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九个头磕完,地面上顿时出现了三块裂得稀碎的青砖。
“孩儿不孝!不能在父母身前侍奉!”宝玉磕完头,站起身来,眼中含泪,语气哽咽:“此一去,山高路远,还请老太太、太太、老爷多多保重身体!”
“你还知道不孝……”政老爹刚要旧疾复发,却被贾母拦了下来。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耍你的老爷威风?”
“母亲……孩儿不是这个意思……”贾政最是孝顺不过,一被贾母阻拦,立即便软了下来。
“你个没出息的!”贾母一见贾政这样,顿时恨铁不成钢:“你要是有你儿子十分之一的主见,宝玉也不至于去干这朝不保夕的差事!”
“是是是……”贾政一阵点头。
“唉!”贾母见贾政只顾唯唯诺诺,也只好长叹一声,招过宝玉:“好宝玉,好孙子,你此去只管顾好自己和林丫头,家中的事情莫管,我和你娘老子的岁数加一块,都有十个你这般大了,用不着你担心。”
随后,便是一家子对即将远走的游子的殷殷嘱咐,唠唠叨叨的,宝玉虽然不耐烦,却也十分暖心。
总算听完后,宝玉决定缓解一下这像极了生离死别的悲伤气氛,当场吟诗一首: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其实,他本来是想剽窃一下未来某教员的离乡七绝的,但这次虽然是出关,却并非是游学,因此没好生搬硬套。
诗吟完,宝玉找来一壶酒,给家人们各自斟了一杯酒,自己却对着酒壶仰头痛饮了一番,才道:“孩儿此次出关,是要荡平辽东的,以我的本事,就算是千军万马,也可自由脱身,你们若是不信,明早可来府门前观我演武训练,自然放心!”
言罢,道一声告辞,便回大观园去了。
趁着酒意,宝玉闯入大观园后厨,将正在烧火洗菜的袭人、晴雯和麝月这三个通房大丫头一并抢夺了出来。
这三个大丫头,因为去年宝玉的无故出走,被王夫人责罚在后厨,这一年里,着实吃了些苦头。
她们都是从小就被当高级丫鬟养大的,精通的是针线女工和伺候主子,烧火做饭这种粗活,是一天也没做过。
宝玉领出三人后,也没废话,直接告诉她们自己即将被皇上发配到东北苦寒之地戍边,若愿意跟从,今天便定下各自的名分,若不愿跟从,就去王夫人那里领一千两银子,大家好聚好散。
三个大丫鬟,性情虽个别,痴心却都一样,袭人愚忠、麝月重义,晴雯更是有情,故都不愿离开。
宝玉本就和袭人麝月有过肌肤之亲,和晴雯也只是隔了一层窗户纸,三女既然不弃,他也没什么说的,连夜带着三人回到阔别了一年多的怡红院,当晚便给三人定下了名分。
第二天一早,宝玉来到荣国府门口,麝月晴雯都还下不了床,只有袭人强撑着给宝玉带来了一碗老鸭汤泡饭。
“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金陵城!这话诚不欺我!”宝玉吃得嘎嘎香,大拇指直翘。
其实,这碗鸭汤泡饭泡的有些过了,但宝玉吃得出来,这碗饭出自袭人之手。
在过去的一年里,袭人虽然受罚,却也认真学了些厨艺。
“吃你的!”袭人一朝夙愿得偿,自然春风满面,红着脸说:“不够还有,我再去弄。”
“不忙。”宝玉两三口扒拉完碗中米饭,将碗一放,拦住袭人:“带我演完武后,你再走不迟。”
说完,宝玉跳下台阶,来到宁荣大街上,拉伸了一番筋骨后,走到门前那一对石狮子的其中一只旁,重重地拍了拍敦实厚重的狮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