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姐母姨两方阻定亲
大周皇城,凤藻宫,元妃住所。
今日正逢二六,是元妃生母王夫人获准入宫询问看视的日子。
二人虽是母女,但国体仪重,纵然是骨肉至亲,亦不能尽情惬怀,礼仪过后,已是晌午,元妃留王夫人用午膳,宴中谈起宝玉近况,王夫人道:“宝玉近来欲习武,虽颇努力,但只恐他过犹不及,半途而废。”
“宝玉欲习武?”元妃闻言讶然:“这可真是一件开天辟地来都少有的咄咄怪事,我那素来只爱在脂粉队伍里厮混的二弟弟,怎么竟想起习武来了?”
“还不是林丫头惹出来的。”王夫人叹息道:“这林丫头近来也不知犯了哪路太岁邪神,先是做了个噩梦差点被魇住,没几天,又冒出个过继来的哥哥,来到府上大闹一场,说林丫头与宝玉已经私下里行了周公之礼,逼得林丫头几乎上吊。”
“那后来呢?”元妃身居深宫后院,难免寂寞,对家中的事自然越发感兴趣。
“后来?后来查出来,是贾环那个不长进的传的谣,老太太重打了他二十大板,才熄了此事。”王夫人轻轻一笔带过,转而道出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只是经过这几番事后,老太太似乎想要尽快给林丫头和宝玉定下亲,好安安两人之心。”
“宝兄弟要与林妹妹定亲?”元妃停箸道:“母亲不是说林妹妹的身体不大好,恐其难过生养大关,不如薛妹妹丰腴吗?难道母亲现在改主意了?”
“老太太的主张,谁敢反对?”王夫人蹙眉忧声道:“幸而目下老太太还未下定夺,若有娘娘去信对老人家阐明利害,必能回心转意。”
“小家伙们的事,还是由他们自己做主的好,强拧的瓜儿不甜,自寻的,喝水也情愿。”
元春很想这样对母亲说,但终究也没能说出口。
她自己,就是被贾家强送入这见不得人的皇宫之中的,最懂女儿家的无奈。
但也正是因为懂,她元春才能狠下心,为了自己和贾家的安稳,去牺牲弟弟妹妹们的幸福。
在元春的心目中,黛玉虽然出身高贵,但总归只是一介孤女,无依无靠,于宝玉日后的前途毫无帮助。
宝玉的原配夫人,就应该是宝钗那样子的雍容华贵才好。
即便不娶宝钗,京城勋贵女子众多,其中也未必没有更好的人选。
至于能否生育,倒是次要的。
不过明面上元春自然不能这么说,黛玉的身体问题,是她这些年来给贾母的信中反复强调的,为的就是缓下宝黛二人的婚期。
“母亲所言甚是。”元妃沉思良久,方才下了决定,转入书房亲笔做书信一封,赐予王夫人,嘱其带于祖母史老太君亲启。
信中内容,自然还是老调重弹,言近闻宝玉、黛玉两弟妹多磨多难,宜静心修养身体要紧云云。
又从妆奁中检出三串檀香佛珠串,赐给钗宝黛这三个冤家辟邪。
王夫人收了手串,请了元妃娘娘安,便退出凤藻宫,一路快车,急急回到了贾府。
梨香园的薛姨妈,一早便等着王夫人回府,现在见人回,连忙拉着王夫人进了里屋,坐下商讨“金玉良缘”到底要如何实施。
王夫人薛姨妈姐妹二人,自小情深,近些年薛家日渐没落,薛姨妈带着薛家两兄妹进京避祸时,便存了替宝钗找一门好亲的心思。
可巧宝钗所带金锁上錾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天生所带仙石上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倒是天生一对。
那赐字的癞头和尚也说,要找个带玉的来配这金,因此在心中存了一段念想,希望薛贾俩家能亲上加亲,莫辜负了这场天定的“金玉良缘”。
不过薛姨妈在这贾府住久了后,倒也见识了宝黛二人之间的亲密无人可以撼动,故而几乎放弃了“金玉良缘”的念想,转而支持宝黛结合。
只是苦于她终究是这贾府的外人身份,贾母既已明言宝玉不宜早娶,便也不好开口替黛玉提亲。
但这件事王夫人却始终都不肯放弃,薛姨妈自己也有些纳闷,为何自己原来那个爽朗响快的姐姐会这般坚持。
“金玉良缘”若是能成,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宝玉黛玉这一对玉相互之间的用情之深,世所罕见,想要让他俩分开,千难万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