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从今后



我便及时收回了仿佛想要伸出的手,并且极力不让皇上有所察觉。我却是知晓,身为君王,必定不想让让人看到他的脆弱与失态,此时此刻的景象,我却还是当做从未见过为好。

却见皇上伸手撑住了地面,面前这个平日并不显老态的人似乎悲伤的有些弯了脊背,一开口仿佛声音都变得极为沙哑。那是一种被打磨过的沙哑声音,似乎又蕴含着极为深沉的悲痛。

他便道,“正是。”

正是那位漠北的公主,正是被广为流传,却又不敢流传的话本。据说那位公主,被漠北王冒着大不韪,葬进了皇陵。

我收拾了思绪,轻轻闭上了眼睛,便想要接着听我面前的君王讲述。我知晓这故事才刚刚开始,尚未完结。

我便是听着这人接着道,“虽说朕已然知晓她便是那位颇负盛名的公主,只是却未曾听闻漠北军中有这公主到来的消息。故而也未曾告知与我朝之将士,只是暗中与她交往。”

“朕与她相处得很愉快。”皇上说着这话的时候,目光中带着深深地笑意。

“那是一个睿智的女子,爱妃,你可曾见过,世间竟然有骑射之术几乎胜过男儿,而兵法谋略也无不精通的女子?”

我便是在皇上面前默然,虽说心知皇上说的便是那位公主,却依旧是按照应当的礼数回答道,“臣妾未曾见过,不过若是依照传闻,那位公主,便是如此。”

皇上听到我这话,却是忽然大笑出声,那笑声爽朗,是他今日的第三次大笑。而待他笑罢,却好似整个人的神情都带着一些痴狂。

他道,“不错,不错!她正是!只是却不是什么传闻,而是朕,亲眼所见。”

“她聪颖,狡黠,灵动,而富有温度。有着漠北之地特有的爽朗大气与不拘小节,又有独属于中原女子的细腻柔软,与分外柔情。”

“朕想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词汇都用来赞许这个女子,然而却依旧觉得,不足其万一。”

皇上的语速越来越快,将这个故事,这个女子,说的急促而富有温度,有血有肉。虽说只是几句简简单单的形容,但我却好似在眼前真的见到了这个女子,那样的风姿天成,那样的落落大方。

我毫无疑问的惊艳了。

皇上的目光有些恍惚,带着一些痴迷的眷恋。

“在她出现之前,朕对女子的想象当真说是千奇百怪。而等到她遇见她之后,她便仿佛是朕的董仲舒。让朕知晓了什么是当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她用她一身的风姿卓绝,统一了我对女子的思想与审美。”

在我面前,这个当世独一无二的君王,便这样说出了一番惊人的言论。我见着他不再看向我的方向,而是整个人抬起头,透过画舫顶端有些稀疏的些微缝隙看向天边的星子,仿佛在透过那样闪烁的星子看向其他往事。

他便那样看着,唇齿轻轻的开合。

“罢黜了我的百家,让我独尊她的儒术。”

我听后便是一惊。

我从未想过,这样的一个君王,在我面前,会自称“我”这个字。究竟是什么样的境况,才能使这样一个人摒弃了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只剩下深深地回忆与眷恋。回忆当年的往事到出神,而竟然能自称出“我”这个字呢。

我想象不出。

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面前。

我不言不语,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那儿,等着皇上缓和情绪,再与我接着讲这故事。

“朕很喜欢她,她也很喜欢朕。她知晓朕是将士,知晓朕不是普通的士兵,却也依旧与朕厮守,给朕承诺。”

“朕还记得她那时的模样,那般的灵动可人儿,又是无边的美好。明明不知晓朕的身份,却依旧一身磊落而坦荡的与朕约定厮守终生。而朕不知何德何能,竟让她如此相许。”

“却是好景不长。”

“朕与她毕竟是两方的位置。而我朝与漠北,却是要开战了。”

“便在开战的前一日,朕还带着她在那小城里最后一日浪荡。那天的阳光朕还记得,是那样好的阳光,有那样真挚的温度。”

“朕还记得,朕与她,一同看了一场戏。”

“戏中有戏词,唱的是,从今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岁月随影踏苍苔;从今后,俏语娇音满室闻,如抽刀断水不分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