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最伟大的作品」-第2/3页
而楼顶核心图案是石凳的那个写字楼的左下方,也就是国金中心的西北角写字楼楼顶主画面是石凳腿和一个梯形的阴影。靠近石凳腿的位置,有三片正在翩翩起舞的树叶。
“我靠!你是怎么做到的?”,Lay重新开口说话,但是又是以一个我靠作为开场白。
”前辈,你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些文学作品,对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加你的修辞手段,大有帮助!你冲口而出这么多我靠!也太不文雅了吧!我本以为你不是普通的人类呢!“,Sia戏谑道:
“我是人类艺术家DavidPopa的忠实粉丝。他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出生成长,他的父亲AlbertPopa是纽约的首批涂鸦艺术家之一,在父亲的指引下,David很早就开始接触绘画。在格登学院学习艺术的时候,他在某个学期进行了一次西部背包旅行,身临其境的荒野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他开始寻求一种将街头艺术与自然世界相结合的方式。2014年毕业后,他选择去芬兰的阿尔托大学继续深造。从街头的墙群开始,他进行了大量的壁画喷绘和涂鸦,也成为了全职的壁画艺术家。
那段时间我也在芬兰,我目睹了他很多作品,除了画作的艺术水准以外,我更欣赏他的艺术态度。他曾经在芬兰南部的一个浮冰上创作了一副肖像画。画作完工不久之后,浮冰就裂开成了两半,留下他在两个独立浮冰上工作。但是冰还是碎成了更多个碎片。一开始,他试图用某种方法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是似乎上帝给了他指引,他意识到再也无法以原本的方式把他们联结在一起的时候,四散而去反倒是更加美丽的过程。随着浮冰的融化,这幅作品彻底消失并回归了大自然。
从此David就开始在大自然中,寻找各种适合作画的地方,利用原本岩石、湖泊、沙滩、丛林的造型、纹理和线条,创作出一幅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作品。”
Sia指了指旁边的颜料罐,继续说道:
“我就是向他学习,使用了大量水溶性强的颜料。大家觉得画作随自然流逝,是一种可惜,但是我却认为,来源于自然,并回归到大自然,这才是它的宿命。过程中随风、随雨、随人、随物,随光、随影,不断的改变,最后消失殆尽,这个过程才是最美的!”
“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Lay附和着,低声自问自答道。
“但是我跟他不同哦?”,
Sia从崇敬之心中抽离出来,突然抬高音调:
“我崇尚立体主义,我希望探究三维空间背后真正的内涵。这个流派相对来说摒弃了对画面协调性上的过分关注,冲突和扭曲的画面才是能够表达我内心的图像语言,与不强调寓意和内容的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作品截然相反,立体派的构图形式才能把情绪中最重要的能量体现出来,而那些旁枝末节所谓绘画技术的东西都是用来修饰的谎言!”
Lay能够理解Sia此刻滔滔不绝的状态,不论谁在挖掘自己内心的时候,都可以不停的输出和表达。
“前辈,你怎么不说话!”,Sia期待从Lay哪儿继续得到些赞美。
“我还是别说了,再说也只是更多的我靠!”,Lay有些惭愧。但是在Sia看来,这恰恰却是格外质朴的称赞。
“我相信,这幅画在你梦里和心中存在了很久吧。有超过十年了吧!”,Sia侧身问道。
“那可不止!”,Lay几乎每天都会回想起消失的那两天,看着眼前在钢筋水泥丛林顶端的一副巨作,不免的想感谢Sia两句:
“谢谢你!为我画了这么一幅伟大的作品!”
“哈哈哈,前辈,你想太多啦!”,Sia禁不住前仰后合的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才不是给你画的,这幅画是我们的一个都市传说。当时你就是误入了这里,和我们另外一个首领,时空交错重叠在同一个平行空间。你看到右后方的那栋楼顶了吗?比较矮的那个。”
Sia指了指那栋楼:“我们首领告诉我,当时那里还有一个小朋友,也同时误闯进来的。但是没人记得它长什么样子,所以我就凭想象随便绘制了一个小孩子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